在经历了三季度本外币存款先抑后扬之后,10月份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双双回落。相比8、9月份连续两个月创当年存款月度增量新高的火爆场面,10月,上海中资银行的吸储和上海的楼市一样冷清。
央行上海总部昨日发布的10月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0月份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减少170.89亿元,同比多减273.36亿元,其中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分别多减152.12亿元和148.62亿元。
企业定期存款当月下降非常明显,下降幅度453.2亿元,其中减少的81.8%为人民币单位通知存款,且数额远大于当月新增的企业活期存款。与此同时,本外币储蓄存款减少77.16亿元,其中活期和定期储蓄分别减少57.85亿元和19.31亿元,同比分别多减34.56亿元和114.06亿元。
央行上海总部称,受季节性因素和证券市场新股上市的影响,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下降较多。“同时由于人民币升息预期减弱及国债、股市投资活跃,储蓄存款下降幅度较大。”
对此,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陈学彬认为,企业定期存款下降如果是投向生产领域,那么短期资金流动将有所加强。“然而从企业定期存款下降幅度远大于当月新增的企业活期存款来看,企业资金更多是流向了资本领域。”
10月工行上市带动大盘上扬,交易活跃,陈学彬指出,企业资金投资股市以获取短期收益并不稀奇。同时,股市活跃带动10月基金火爆发行,沪上居民踊跃认购,曾一度出现排队抢购现象。陈学彬指出,本外币储蓄存款大幅减少正好也说明了这点。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10月中资银行本外币各项存款双双回落,但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余额贷存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数据显示,10月末,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余额贷存比为62.7%,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备付金率比上月下降0.23个百分点。流动性压力不减。
央行上海总部称,11月3日央行宣布自11月15日起再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出台这一政策正是为了抑制商业银行放贷动力,巩固宏观调控效果。然而,复旦大限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指出,“虽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够直接吸收银行流动性,但是对调整信贷结构并不起作用。”
从目前信贷结构来看,基本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中长期贷款持续增长,致使中长期贷款集中度居高不下。孙立坚认为,中资商业银行通过压缩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规模以控制贷款增长的空间已经很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