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成众矢之的 央行频繁挥舞准备金巨斧
央行昨日傍晚发布公告称,从本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升至10.5%。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自去年以来第六次动用这一紧缩性货币政策。
尤为值得提及的是,央行昨日发布的这个决定,是在其日前刚刚宣布提高存贷款利率、发行数量巨大央票之后凶猛抡出的一把“大斧”。
那么,央行缘何频繁挥舞准备金巨斧、其所向目标何在?其他相关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还会不会继续跟进?金融界网站就此疑问采访了北京多位知名货币政策专家。
全力狙击流动性
“毋庸置疑,央行这个政策针对的就是流动性过剩。信贷增长的变化是促使央行抛出本次政策的关键重要因素。”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指出,最近一段时间,为了调控流动性,央行已经用尽了他们所可能采用的工具,而且也比较注重政策的组合性,“现在来看,单一的货币政策或者简单的组合恐怕难以调控过剩的流动性。因而,打出高密度、重力度的组合拳并不出乎意料。”
事实上,对于这次重力出击的意图,央行昨日也没有含糊其辞,即为了“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水平基本适度,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
“在各国诸多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存款准备金率都被列为重典,不被政策当局轻易使用。”在国家商务部研究院的梅新育博士看来,央行如此频繁次挥舞准备金巨斧实属“别无选择”之举。他认为,面对着流动性泛滥未缓反凶的态势,政策当局采取果断的步骤及时狙击也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央行研究局局长唐旭也对金融界网站分析指出,从统计局和央行近来发布的各组相关数据看,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速依然很快,要想使之立马放缓并非易事,但为了给今后几个季度创造一个良性发展的空间,央行此番赶在第二季度刚开始时就频频出手,符合宏观调控的大局所需。
专家还告诉金融界网站,既然上周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已经明确和重申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导向,那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策层面随之采用何种工具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否有效遏制流动性泛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增长。”
紧缩性货币政策不会到此为止
金融界网站还就央行此番新政策采访了多位金融投资界人士。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认为,央行的这个“严厉”政策对于市场的冲击不会很明显,因为人们早已意识到了为了应对流动性央行必然还有硬招跟进,只不过什么时候使出、以何种方式使出而已。
汇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也表示,中国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终究又“露面”了——毕竟,这是一招可以拿来有效抑制信贷投放过快的办法。他还预期说:中国今年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年内可能多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且不排除进一步升息的可能性。
“在面对国际收支失衡带来的流动性过剩的压力面前,尽管年初央行已经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单一的货币政策无法担当重任。”彭兴韵判断,央行年内还可能交替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提高利率这样的政策组合来调控过剩的流动性。
“今年仍然不能排除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可能性。”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也表示,从目前来看,因为央行的连续紧缩货币政策并没有解决经济体内流动性过剩的根本问题。
“由于贸易顺差等现实问题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流动性过剩的治理就不得不继续承受相应方面的压力——有人预计今年我国的贸易顺差会达到2000亿美元,这种预期显然对央行控制流动性过剩构成巨大挑战。此外,大量贸易顺差以各种形式进入我国金融系统,也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导致的投资过热和证券市场非理性繁荣。”
梅新育进而预计,“除非近期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故,流动性过剩以及与之对应的治理政策就不会迅速退出。”此外他还认为,“化解流动性过剩的难题,我们的贸易伙伴也要起承担相应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曾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冲流动性的作用是有限的。”彭兴韵认为,这就意味着央行在控制银行信贷增长和流动性方面,不得不从流动性供给和流动性需求两个方面进行调控。
“公开市场操作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少了商业银行可资利用的流动性,是流动性供给方面的管理。而中国式的加息——直接提高存贷款利率——则是着眼于流动性需求方面的宏观紧缩。”彭兴韵分析说,“从流动性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紧缩调控,可能会更好地达到央行所期望的政策目标。”(郑春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