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贵族化现象严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许多家长普遍反映,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相互攀比了。日前记者在省城一些商场的儿童用品专柜采访了几名消费者。市民王雪娇对记者说,孩子上小学五年级,回家常说周围好多同学都穿名牌。为了让孩子心理平衡,今年“六一”也得为孩子准备一双300元的名牌鞋。市民刘胜军向记者抱怨,他上四年级的女儿特别爱穿名牌,买衣服、鞋子要到大商场、大超市,小店连看都不看一眼,要是买了便宜点的衣物给她,她还会吵闹。
记者在中华大街一家专业儿童影楼看到,儿童艺术照套系从最便宜的80元起,到最贵的贵族套系达两千多元,相当于成人的一套高档婚纱照。在影楼里,省会李心茹女士给4岁的女儿预约了一套800多元钱的艺术照。她对记者说,本来只想为女儿简单拍几张照片,可看到别的家长都为孩子预订了高档的艺术照,所以一狠心也为女儿订了一套价钱较高的套系。
这些家长在为孩子慷慨解囊的同时,真的就是荷包鼓鼓吗?在采访中,一些家长告诉记者,孩子长得快,很多花高价买来的服装和玩具很快就会过时和淘汰。但是在“一切为了孩子”的购买心理下,家长都会选择满足孩子的要求。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消费观
一位从事多年幼儿教育的陈培老师说,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只要孩子所要的衣物、玩具价格在他们认可的范围内,就会慷慨解囊,节日期间更是如此。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孩子在无形中走入攀比的心理误区。她建议在为孩子过“六一”节时,家长们不要只是买东西,让孩子感觉过节等同于美味佳肴、漂亮衣服和新奇玩具等。家长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孩子们知道过节的真正意义——多奉献自己的爱心,多去给予,少点索取。如有的孩子与山区贫困孩子共度节日,把自己的零花钱、学习用品寄给他们,或者在节日为家庭、社会做些力所能及、有意义的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