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进入到买方市场状态,投资机会的边际增加量减少,投资收益率也逐步降低,企业间的竞争压力日趋增大。这时,企业所需要的就绝不是简单的投资判断,或一两个点子,而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管理改善和管理现代化。针对这一主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宁向东博士在《管理10论———企业竞争的核心资本》中提出,要从三个方面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首先,中国企业必须要能够把握行业的现实,制定符合实际的战略,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大局观。这不仅需要企业能够准确地进行产业分析,建立产业视野;而且对于一部分企业来说,还要确定恰当的公司战略,解决是多元化发展还是围绕主业不动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恰当的竞争战略,并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来检验战略的可行性。
其次,中国企业要能够有效地解决战略实施问题。一是要切实实施“结构跟随战略”,在企业内部建立顺畅的授权体系和有效的指挥体系,为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二是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将组织打造成“全员紧盯战略的组织”,把战略目标与每个人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三是要切实解决激励和控制的问题,使组织充满活力和动力,将战略实施真正落实到位。
再次,要在职能层面切实引进科学的管理技术,提高职能部门的运作水平。比如,在客户分析方面和成本管理方面,国外企业界在90年代之后有了很多专业的分析手段和管理工具,我们应该及时了解,并在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加以充发利用。
事实上,近年来,企业界对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管理十八法”到90年代的“ISO9000贯标”,再到“学习邯钢经验”,虽收到过一定的效果,但这些管理改善工作更多是局部的和间断的,还没有使企业达到系统从容的程度。因此,中国企业迫切需要一种“以战略管理为核心、以业绩改善为目标、以使用系统规范的管理手段为内容”的管理创新。正如宁先生在《管理10论》中指出:中国企业需要一场“新管理运动”。
倡导“新管理运动”,是期望在一部分有条件的中国企业里面,能够真正建立起像国外大型公司那样的科学管理体制,能够用现代管理思想和手段来改造企业,使企业从容运作。在宁先生看来,那些授权关系和指挥关系不明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是很难凭借管理理论和技术设计来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的。因为,这些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副总经理都是有一定级别的国家干部,董事长没有权力任命总经理,总经理也没有权力任命副总经理,每个主管副总经理都护着底下的员工,一旦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甚至一点点小事也议而不决。相反,对于那些指挥体系比较顺畅、或是容易理畅的企业,就具有建立有效的管理框架和改善管理的可能性。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审慎的变革,一步一步地搭建起符合现代管理原则的管理平台和体系。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