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为了解决研究所工作午餐问题,大家提议买一个多功能电饭锅,虽说不是名牌,但从说明书上看,这家公司不仅实力雄厚,连老板也是位发明家,很令人刮目相看。直到有人发现说明书上的一个错字,才灰了心,讥笑说:“那位发明家大概是位暴发户!”———那番布局谋篇的心机成了枉费。有位同事还就此写了一篇讨论文章,题目是《假如海尔印错一个字》,她的观点是,海尔宣传品偶尔出现个把错别字,但人们不会因此怀疑张瑞敏的学问,对海尔形象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这观点恐怕连张老板也未必认同,但“小错误”对大、小公司的影响确有不同。
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不会说细节问题是无关紧要的话。实践中,也确实有许多因为“细节”而抓住发展机会的案例,也有更多因为“小事”而导致事业衰败的故事。但关键是并非所有的老板都能辨别清某些“细节”有不同所在,这取决于老板的素质和观念。工作中我接触中小企业较多,遇见层次不高的老板,真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比如企业标徽,有的老板把它当成第一脸面、头等大事,有的老板倒爽快利落,干脆让你从标志图集里随意选个“顺眼”的,连改动都嫌麻烦/建章立制,制度上墙,大多公司把这当成搭建管理框架的基础;而有的公司,尤其某些私营企业,只要老婆管账,别的都视为摆设。这当然是极端化的反面例子,但老板们对于“细节”的不同认识却是个忽视不得的“细节”。
日本某大公司总裁要求稿纸两面用,来培养职员的节俭作风,为此还要亲自检查大家的字纸篓,这件事在他心目中肯定不是什么细枝末节的“小事儿”。那么,到底哪些细节是大事,哪些细节可以忽略呢?这实在要因地制宜,就事论事,很难找一个尺度衡量。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有的老总提出“管理无小事”,这是很可钦敬和借鉴的。
但问题又出来了,过度地重视细节又容易形成片面的判断。有家知名公司在聘用职员进行面试时,故意事先在地板上丢张稿纸之类的东西,用来考察应聘人员的细心程度,一时被传为佳话,引得许多企业争相效尤。公司管理严谨到如此程度,其精神可称道,但仅凭这一细节来为一个人下定论未免有失全面。尤其对于不同公司,招募不同人才时,在这过程中恐怕要失去一些真正的人才,那捡纸片的幸运者未必就是你的最佳人选。
能发现细节,又能处理好细节,是需要点功底的,这功底就是理论修养、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借鉴能力等的综合素质。说到底,决定企业兴衰的并不是什么“细节”,而实在是经营者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