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银川市的繁华街道发现,曾深受新疆德隆和海南航空等公司青睐的西北证券已物是人非,在西北证券营业厅的大牌子前已挂上了“南京证券祝银川市民节日快乐”的横幅,标志着同样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两家证券公司的两种不同命运:南京证券成功入主西北证券,而挪保挪券4亿多元的西北证券则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
南京证券平稳托管西北证券
“南京证券和西北证券都是同时期成立的证券公司,注册资本金也都是1000万元,可如今的境遇却是水火两重天,一个成为兼并方而且不断增资扩股,一个作为被兼并方在世人眼中逐渐消失。”宁夏金融管理办公室一位负责调查西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案件的知情人士说。
据记者了解,南京证券成立于1990年,是江苏省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南京证券通过规范发展,逐渐成为一个“规模适度、平台完整、特色鲜明、业绩显著”的现代金融企业,资本金由最初的1000万元增至目前的10.22亿元,资产规模达48亿元。并成为全国首批7家规范类证券公司之一。
成立于1991年的西北证券,资本金最初也是从1000万元发展到7.62亿元,可在其后的增资扩股中不断违法违规,甚至出现了内部人回购自身股权以及挪保挪券4亿多元的现象,造成10亿多元的亏损,最终在2005年12月9日,经中国证监会同意被南京证券托管,其名下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福州、杭州、昆明、重庆、南京和银川等地的20多家营业网点也全成为南京证券赢利的“窗口”。
对于南京证券10个多月的托管,西北证券的股民表现的较为平静。记者多次到西北证券银川市民族北街营业部和文化东街营业部探访,发现股民均在正常看行情和交易,基本上没有受到南京证券托管的影响。银川股民靳先生告诉记者,早就听说西北证券被托管的消息,考虑到国家不会让老百姓吃亏,南京证券也比较有信誉,自己在民族北街营业部的12万元账户资金一直未取。
挪保挪券四亿多元
曾经辉煌一时的西北证券究竟是如何走向毁灭的?事情得追溯到2000年2月。当时,西北证券的四家股东——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银川市信托投资公司、宁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宁夏信托投资公司等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共同对原宁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并更名为西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可此后2年时间,西北证券经营仍然比较困难。到2002年12月,德隆系利用宁夏恒力股份公司等关联企业,掌控了西北证券的最大股东——宁夏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40.38%的股权。
正是由于西北证券股权变化引发股东会与董事会、经营层出现矛盾,加之市场低迷 和经营出现累计亏损2.15亿元等原因,净资产缩水到5.43亿元、净资本缩水到4.22亿元,给公司股东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股东一致要求转让股权、重组公司。在此情况下,自治区于2003年下半年决定对西北证券实施重组,最后确定入围参加公司股权转让竞价的单位有海航集团、德隆国际和北融集团3家企业。在西北证券原高管的强烈要求下,自治区最终确定北融集团为西北证券重组方,收购价格为1.05元/股。经过重组公司注册资本金升值为7.62亿元,较之重组前净资本增殖3.4亿,公司的资金实力和竞争力都大大增强。
但西北证券原董事长及其部分高管为了达到控制公司的目的,却在重组时秘密怂恿和协助其部分新股东违法抽逃资本金,将4家新股东合计3.705亿元的股权由西北证券垫资进行回购。这造成了一个“不可能”的现象:西北证券成为自身的“最大股东”,因为名义股东虽有8家,但只有上海北融和深圳中联建设等4家公司真实出资,实收资本金只有3.92亿元,其余资本金均由西北证券垫资。
由于在股权转让中,西北证券成为公司自身“最大股东”,其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由马世兵、姜巍担任,吕莉担任监事长,为公司后来挪用保证金和债券、资金链断裂埋下了祸根。与此同时,西北证券基本耗尽了可用资产甚至动用了大量银行贷款,导致公司营运资金十分紧张,只好继续开展大规模委托理财业务。可这些委托理财业务却带来更大亏损,对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据了解,西北证券通过违规吸收一般机构客户受托资金、与下属子公司签订委托理 财协议间接吸收委托资金以及违规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吸收个人受托资金。到2005年5月31日,西北证券累计发生协议委托理财约为18亿元,主要用于购买粤电力和中储股份等26支股票、7种债券,在市场行情十分差的情况下很多投资打了“水漂”,累计亏损5.48亿元。
为了弥补亏损、归还机构委托理财、银行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西北证券不得不开始违法、违规挪用保证金和债券。据了解,西北证券自2004年9月到2005年 4月,先后挪用2.79亿元客户保证金,扣除公司账外自营和账外受托客户下的资金余额0.22亿元,实际挪用客户保证金2.57亿元。与此同时,西北证券先后挪用托管在公司法人席位下的客户债券2.33亿元,折合标准债券共计2.2亿元。一系列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导致西北证券业务纠纷不断。加上西北证券替客户委托管理的公司账户被冻结,无法交易,给客户和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相关金融机构将公司贷款抵押的债券强行平仓,更加速了资金链断裂以及公司毁灭进程。
内忧外患冲击西北证券
2004年5月,西北证券迁至北京,但这并未减缓其毁灭的速度。2005年12月9日,西北证券因先后挪用4.77亿元客户保证金和债券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最终造成10亿多元的亏损,被中国证监会依法责令关闭、托管清算。
据宁夏证监局和金融办分析,西北证券法人治理结构失效、股权结构失衡、内部管理混乱,尤其是少数人“说了算”导致公司增量资金趋于枯竭,存量资金不断流失,财务状况和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 加之公司股权结构失衡、董事会制度缺失以及经营管理失控,直接导致监事和监事会形同虚设,无法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在公司出现重大失误,甚至实施违法、违规行为损害公司、股东或客户利益时,听不到监事和监事会的不同声音。
由于法人治理结构失效直接导致公司内控制度失效。西北证券决策机制没有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执行标准,加上诚信度差,暴露出内控机制的诸多漏洞。一是经纪业务内部控制执行弱化使公司利用营业部挪用客户保证金和客户债券没有障碍。公司做经纪的人员变动频繁、工作衔接不紧,甚至还出现员工代客户存取款的现象;二是自营业务内部控制执行流于形式导致公司存在大量场外协议融资、虚增自营业务收入等行为;三是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执行乏力,导致公司账外资金的权属难以核实,资金极易流失。
另外,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善、股市长期低迷,使市场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投资者损失惨重,证券经营机构的各项业务也受到重创。加之市场监管乏力,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打击不力,致使金融领域犯罪成本低或无成本。西北证券的少数人正是此时开始铤而走险,挪用客户保证金和客户债券,迈出了违法违规的步伐。
同时,由于我国忽略了证券公司价格发现和资产定价的功能,在股市行情不好、资金需求量比较大时,先天不足又后天发育不全的证券公司必然通过非法渠道进行融资。西北证券就是利用代保管其他客户的债券,利用资金拆借,利用资产管理承诺保底或保收益等方式进行了非法融资。
市场监管面临新课题
宁夏证监局局长夏业成说,为什么西北证券的违法违规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主要是由于其违法违规行为是一种有组织、有预谋的行为,并主动逃避监管,增加了监管的难度。西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虚假出资、挪用客户保证金和客户债券以及跨户回购业务、账外经营等违法违规情况,在事前就系统研究了有关政策法规,从决策到操作仅有少数几人,并在实际操作中绕开了某些容易暴露的关键性环节,其隐蔽性很强,常规检查手段难以发现确凿证据。
还有就是其违法违规手段不断翻新,保证金专户报备系统难以起作用。根据核查情况看,西北证券挪用客户保证金和客户债券手段隐蔽、狡猾,仅有公司董事长和资金部经理秘密操作。躲避监管主要通过下属关联10多家子公司操控以机构客户名义透支下账,通过若干个“拖拉机”账户进行划转,现行保证金专户查询系统难以发现这种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