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旅游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财经>证券市场
站内搜索:
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股市要防止大起大落
2006-12-26 10:19:00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资料图片:沪指25日分时图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和重要组成部分,股市的健康发展更要防止大起大落。

    回顾今年以来沪深股市的表现,虽然伴有市场的震荡与反复,但在股指的走势上均表现为快速上行的态势,在200多个交易日内,沪综指累计涨幅102%,深成指涨幅119%。股市的向好运行,反映了“十一五”开局以来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资本市场综合改革带来的蓬勃活力,特别是股市投资价值的提升,符合国家的利益,顺应百姓的心愿。但是,在股指上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正常现象,却不得不令人关注。

    今年以来,一些经济命脉型国有企业加快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步伐,成为中国股市改善质地的标志和希望。但是,超级大盘股的相继登陆也让股指变得极易虚涨,更让一些机构对股指的操纵变得更加简单易行。一段时期以来,在个别机构的疯狂拉抬下,主要大盘指标股不断上涨,这些过度投机行为给股市大起大落埋下隐患。

    “大起大落”的要害在于“大起”。沪综指从今年第一个交易日的1180点起步,在接连突破1500点、1600点等一个个整数关口后,到1900点附近加速上行,出现持续暴涨的逼空行情,在此后的20多个交易日内,沪综指势如破竹,创出2386.82点的历史新高。无论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还是从市场本身的进步和变化看,股指的上涨都有其合理性。

    与飞涨的大盘和喧嚣的场面遥相呼应,漫天飞的各种各样赚钱、发财的消息让人眼花缭乱。一些咨询机构片面强调证券投资的高收益,而刻意回避客观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一些机构投资者打着价值投资理念的幌子,过分夸大人民币升值和土地、矿产资源增值等因素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贡献;一些中小投资者开始只相信利好消息,而怀疑和排斥风险的提示……

    必须认识到,虽然经过多重改革,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犹如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既面临由小变大的机遇,又面临由大变强的考验。我们不能只对股市成长的希望盲目乐观,而忽视对市场风险的系统和理性认识。就经济波动的一般规律而言,增长过快,或者拔苗助长式的“大起”,可能导致随后的“大落”。

    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资本市场,我们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乏大起大落带来的教训。我国以往经济波动中出现的“大起大落”,也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认识和把握经济波动规律,没有及时防止“大起”。经验一再表明,非理性的上涨,必然导致非理性下跌;脱离基本面的暴涨,同样会产生暴跌。

    一个成熟的股市应该避免大起大落,其中的关键在于使中长期的战略性投资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相对于一个成熟的市场,目前中国股市的各参与主体还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投机和短期逐利性。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表现良好的形象,急功近利拉升自己的股价,有的甚至透支业绩;不少投资者不是根据对公司绩效的考量来决定自己的投资行为,而是更多地依赖行情的波动而随波逐流。与投资者、上市公司相比,管理者非理性带来的危害性则会更大。市场走向成熟,不是哪一个要素的单方面成熟,而是包括监管者、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内的各个要素的共同成熟。

    无论股市的大起还是大落,最终既不利于政府、上市公司,也不利于投资者。目前股指在快速上行得同时,也暴露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深思。无论和较为成熟的香港股市相比,还是和发展规范中的印度股市相比,眼下中国内地股市接近30倍的市盈率,都显示出市场上行节奏偏快的征兆。还必须注意到,在后WTO的开放和创新环境下,H股大盘蓝筹股向内地的回归、股指期货的面世以及境外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参与所带来的市场效应不是单一的、单向的,而是错综复杂的。

    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防止股市的大起大落,保证其平稳发展,关键要有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规范的监管措施,既要抓住机遇促进发展,更要合理统筹注重均衡。为了防止出现“大落”,决策层和管理层就必须从防止“大起”做起,把提高上市公司和整个市场的内在质量作为稳定发展的基础,扩大市场规模,增加投资渠道和投资品种,保持证券市场政策的长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和配套制度建设,强化对中小投资者的风险预警教育,增强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调控能力。(谢登科)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