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喆 乔金亮 随着股改完成后,上市公司原非流通股陆续解禁,原非流通股股东的减持也越来越多。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目前已有61家上市公司遭遇“大非”(持股比例在5%以上)减持,合计规模为85078.77万股,以2月26日收盘价计算市值规模达184.17亿元。其中,第一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有14家,合计减持12186万股,市值超过32亿元。
继去年9月伟星股份(行情,资讯)成为股改后首家被“大非”减持的上市公司,进入2007年,“大非”减持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华发股份、益佰制药、双鹭药业、宁波华翔、中兴通讯、吉林森工、三一重工、泸州老窖(行情,资讯)、中信证券、重庆路桥等“大非”减持案例不断显现。
曾是白酒板块中上涨“明星”的泸州老窖,连续遭遇了四次“大非”减持。大股东国有资产管理局从1月25日至2月15日的一个月间连续四次减持所持股份,累计减持比例达4.83%。四次减持总额为4207万股,亦即获得解禁许可的大非全部减持完毕。
此外,三一重工也是颇受业界关注的一家。今年1月22日至2月16日期间,该公司控股股东三一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共从二级市场减持三一重工股份16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3%,平均减持价格为37.85元/股。仅通过此次减持,三一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共获得资金约6.25亿元。初步测算,减持的投资收益率超过300%。
很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改中大股东承诺的限售期将陆续到期,“大非”减持套现的节奏将可能加快。
解禁压力日增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解禁的限制流通股份为82.02亿股,市值约780亿元;2月流通的股份为53.88亿股,市值约为500亿元;3月可流通股份为52.85亿股;4月达到一个高峰,为103.9亿股;全年上市流通最多的月份是10月,将有214.37亿股的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
解禁的“小非”数量也相当可观。数据显示,本月将有98家上市公司“小非”解禁股份数量,占流通股总数的比例高达19.35%。其中,解禁股份占比最高的为深南电A,该公司目前流通股数量8000万左右,而3月28日到期的“小非”解禁股份高达8219.49万股,解禁的股票数量已经超过了该股票现今流通股的总和。而五粮液则是解禁股份市值最大的公司,其3月31日将有1.36亿股“小非”解禁。
据聚源数据研究所统计,今年1月以来,共有5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97次“小非”减持的公告,平均每个交易日有近4家公司提示“小非”减持,受限流通股东抛售股票十分积极。数据显示,97次“小非”抛售共兑现61977.38万股,尽管其出售价格不详,但根据这些公司2月16日的平均收盘价计算,“小非”套现已有百亿之多。
不过数据显示,面对“小非”积极的抛售,这些个股的表现依然强劲,2007年以来平均涨幅高达41.86%,高于同期大盘12.07%的涨幅。
“大非”减持之忧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多数“大非”的减持并非不看好公司发展前景,且减持后也继续保持控股地位,但其行为至少表示,大股东已经认为公司股价短期上涨的空间不大。这对市场的心理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认为,“大非”作为最熟悉公司的一方,其减持行为对市场所造成的心理影响显然是负面的。
可以看到,中信证券和三一重工在公告“大非”减持后,股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中信证券2月份遭到雅戈尔和中信国安两家“大非”合计约1.234亿股的减持之后,走势也现出疲软态势。一时间,大股东的高位套现冲动令解禁话题再度火热。
即便是“大非”的少量减持,也都可能令投资者备感不安。不少中小投资者担心,今后还会有更多的非流通股东获得流通权,将使一些上市公司股价走势受到影响。而“大非”减持之所以让市场感到恐慌,一方面是由于大股东所持股份数量庞大,虽然目前解禁的限售股数量有限,但不少公司大股东解禁之后就减持的做法,难免会让中小投资者担心大股东日后的大量减持。
尽管如此,多数券商研究员认为,“大非”解禁并不会对大盘造成冲击,而是较多的影响个股。万国证券首席分析师王荣奎称,“‘大非’减持的时间有先后,也不会出现统一的公告,因此,‘大非’减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股上,对整个大盘的影响并不大。”
国盛证券研究员王剑表示,对于具体的个股品种而言,非流通股份上市的影响是不同的,按照有关政策,抛售的比例在一年中不能超过5%,况且,实际上许多股份抛售是渐进的,不会在短期内大量涌出,因此对于多数品种而言,不会带来太大的压力。对不同的公司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王剑指出,更应该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的股价定位并非看其流通股份的多少,决定因素还在于上市公司本身的基本面状况,只要基本面情况良好,未来具有发展前景,股价有上涨空间,就会吸引大量的买入资金。对于好的公司,“大非”股东也会惜售,有的甚至还会进行增仓。
减持套现是对价的“对价”
在股价高涨的情况下,作出减持套现的决定是一个很普遍的想法,因为相比于这些股东的初始成本,当前的股价已经高过其当初投入的几倍甚至十多倍了。以受限流通股被抛售规模最大的中信证券为例,仅从今年起1个多月以来,中信证券二级市场上的涨幅已经接近50%,股价的上涨是公司股东套现的重要原因。5家“小非”7次减持共计2.16亿股,占到了有统计的61977.38万股的34.90%,以平均每股35元估算,套现高达75.7亿元。
中信证券公司股东长城开发称公司减持其股票时就表示,由于“中信证券”股价已大幅上涨,此举意在为锁定投资收益,并称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逐渐逢高减持。
市场观察人士分析道,作为股改对价的“对价”,“大非”减持是正常的;如果大股东的股份仍然不流通,那么传统“一股独大”的局面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任何改变,并且市场的定价机制也是不充分的。
不过王荣奎告诉记者:“在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被动地成为了庄家的角色,是否减持公司股份取决于大股东对公司未来表现的判断。目前,大部分公司股价已反映了未来1-2年内的业绩,如果大股东认为公司股价未来有上涨空间,他们就不会减持,相反,如果他们觉得股价已涨到位了,他们就会减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