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税案”显示公众对“税”有误解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税制专家指出,从“刘晓庆税案”的讨论可以看出社会公众对于“税”有一些误解。必须明确的是偷税就是偷大家的钱,因为税收是从全体公民那里收来,并为公众服务的。再就是“刘晓庆税案”涉及的不是个税,主要逃的是营业税。营业税一逃,相关的城建维护税、教育附加费等,也一起逃了。其实富人纳税不能只盯个人所得税,他们公司缴纳的税远多于个人所纳的税。 ——《中国青年报》 中小企业呼唤中国创业板 搁浅两年之久的创业板市场因《中小企业促进法》即将实施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创业板市场是专门为解决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设立的市场,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中筹措到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而国际上盛行的风险投资方式又因为退出渠道不畅在我国发展缓慢。因而,借鉴国际上通行的方式,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将成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较佳选择。 ——《证券时报》 中国是不是“世界工厂”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在日前结束的“世界制造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说,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先后是英国、美国和日本,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看,中国同先进的工业国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19世纪60年代前后,英国是“世界工厂”,其制造业产值在全世界的比重曾经达到20%,而中国现在则不过5%;那时英国生产了全世界53%的铁、50%的煤,而2000年我国出口40亿美元的普通钢铁,却要进口97亿美元优质和特殊钢铁,贸易逆差达到57亿美元;2001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国企业有11家,没有一家制造业企业。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我国的企业只摇荡在中低端。中国外贸200强中企业出口值有74%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 家族企业为何具有很强生命力 ——《中国经济时报》 为什么被理论界视为保守、低效率、作坊式的家族式企业,当前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需要从现实的经济环境中寻找原因。首先,家族企业的兴起是在中国经济体制剧烈变革、游戏规则不断变更的背景下产生的,企业家族化经营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选择。其次,职业经理人阶层和信用环境的缺乏导致民营企业家不敢贸然选择外部经理人员的进入。第三,家族往往是家族式企业融资来源的最初渠道。第四,在一个迅速变动的环境中,家族企业的运作成本相对较低。第五,特定的中华民族注重家庭的文化积淀将在相当程度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中国现实的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即使在美国这样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家族企业的经营绩效同样是引人注目的。据调查,家族控制企业对美国新增岗位的贡献率达78%,其占美国雇员人数的60%,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在中国,这些比例更高。 ——《中国经营报》 (吴洪斌 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