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书画

 

留住流浪的脚步

2004-03-26 06:01:47 

  这是3月份一个普通的清晨,东方的天际上抹着一缕缕彩云。东
方是海,而脚下,36个流浪汉的脚下,不再是海一样渺茫的大地,而
是海一样宽容的“爱心家园”——李俊民建起的爱心家园。他们
正在“体育委员”老郑的带领下跑步。
  李俊民,利津县汀罗镇皂二村一个靠收破烂为生的农民,从1997
年至今,他收留过的流浪汉近600名,帮助其中的200多名找到了家人,
到发稿时,他家里还住着36名流浪汉。
  “我理解受歧视的滋味。”李俊民小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失去
了一只耳朵,老受人歧视。因为耳朵的缘故,他小学没上完就辍学了;
因为耳朵的缘故,他费了好大的劲才娶了个媳妇。
  收容流浪汉是从1997年冬天开始的。当时,李俊民在南京联系完
业务后途经济南,无意中看到4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躲在水泥管里,
点着垃圾御寒,寒冷和饥饿让他们变得不成人样。李俊民鼻子发酸,
他毫不犹豫地把他们领回了家。从此,李俊民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
  在村子里,李俊民家算得上中等偏上的人家,靠着回收废旧塑料,
他们两口子一年能挣五六万元,四口之家算得上其乐融融。但是,当
一个又一个流浪汉来到这个家时,李俊民不仅要供他们吃住,而且,
他的两个女儿经常被这些邋遢不堪、衣衫褴褛、疯疯癫癫的人吓得直
哭。“现在不怕了,他们是脏,可他们也好玩。”李俊民的大女儿甜
甜说。妻子韩树霞说:“他都着迷了,别人躲都来不及,他还往家领,
人家都说我们家是疯人院。开始我不同意,可拧不过他。后来我也习
惯了,他们怪可怜的。”
  被李俊民收留的人来自全国各地,最长的在他家里住了6年。他
的家里,最多时有50多人,少的时候也有20多个。5年前他收留的一
位小哑巴,在这里住了半年后,悄悄离开了,李俊民找了几次没找着。
有一次,李俊民到外地收破烂,开车时看见车上多了一个人,一看是
小哑巴。一见李俊民,他就哭了,从此,他再也没离开过李俊民。
  这些年,李俊民的三轮车上,天天放着油条、馒头、咸菜和水,
一遇到流浪汉就先让他们吃饱,然回带回家里。原来李俊民不会理发,
现在他的理发技术非常好,因为没有一家理发店愿意给流浪汉理发。
李俊民怕他们耐不住寂寞跑掉了,再出去受罪,就让他们干些力所能
及的活儿,李俊民称他们为“工人”,还给他们“封官加爵”:后勤
部长、保卫科长、生产队长、采购主任等等,让这些平时散漫惯了的
人自己管理自己。他们的业余生活也很丰富,在李俊民为他们新盖的
几间新房里,除了整齐的木板床和新被褥外,还有一台大彩电和音响、
影碟机。
  李俊民的“工人”们也有假期,每到节假日,李俊民就放下生意,
用三轮车拉上他们到海港旅游照相。
  但李俊民最大的心愿是让这些人与亲人团聚。李俊民手里有几件
宝贝,一个是全国电话号码簿,一个是这些人的家庭住址,另外一个
就是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寻人启事。李俊民总是想方设法问出他们的家
庭地址,然后用电话取得联系。通常李俊民每月的长途电话费要四百
多块。侯春花是李俊民收留的唯一一名女流浪者,两天后联系到了他
的丈夫,夫妻团聚后,一家人给李俊民送来了“爱心家园献真情,夫
妻团圆谢俊民”的锦旗,像这样的锦旗,李俊民收到了40多面。

  杨 明 黄利平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李英杰画作在省美术馆展出
下一条:时代的春装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