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好莱坞没有春节,可他们却也没有过了元旦就急匆匆地享受2004年,而是继续把眼光留在去年。原因无它,奥斯卡。 有关奥斯卡的是非大家也听得多了,或明或暗的渠道使国人明白了奥斯卡并不是好电影的代名词。但是奥斯卡作为在世界影响最大、商业运作最为成熟的电影奖项,对观众的影响依然不容小视。颁奖尚有时日,奥斯卡的消息已然是满天飞,就可以看出这种影响。更为突出的表现就是,隔三差五冒出的风向标,坚决、彻底地把人弄晕。 最早拉奥斯卡大旗办私事的,要算是“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了。去年刚刚到12月,当年该放的电影还没放完,这边厢就匆匆忙忙抢先发奖。按理说这影评人该是把一部电影抱在手中仔细把玩一番再做打算,可是这么慌里慌张地颁出奖项,岂不是比只图眼睛耳朵痛快的普通观众还要草率,又何从去展现“影评人”这一神圣又高贵的职业特征呢? 这仅仅是序幕。因为紧接着就是洛杉矶影评人搞,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接着搞,纽约影评人协会再搞,广播影评人协会还要搞。影评人们看电影无非是因为自己喜欢,自己喜欢,还要别人跟着喜欢,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就拿奥斯卡说事,这就说不过去了。 好了,这一大堆只能代表一小部分人好恶、却要故作深沉的奖项发完了,观众也已经彻底糊涂了。而更能扰人视听的“金球奖”在此时隆重登场。历数历年的“金球奖”,对于奥斯卡的中标率其实并不高,只是不知什么原因很多人都特认这个奖项,有幸捧得“金球”者好像是大半个身子已经跻身奥斯卡了。而当观众已经分不清美国到底有多少个影评人协会时,不一样的名字让“金球奖”也就有了让人记住的理由。 不了解情况的观众在跟着“金球”拍板后,本想长出一口气,谁知更加骇人颁奖之风则更为剧烈地吹来。风向标在此时只能被吹得乱转,让人误以为是来了龙卷风。这阵“转圈风”就是各电影人工会奖。 仔细看看这些电影人工会奖,人们会发现原来一部电影是由这么多个行业组成的。什么制片人、演员、导演、编剧、音响、摄影……要不是翻译有困难,可能连剧组司机的工会都要正儿八经来个奖给大家看看。倒不是说司机不值得尊敬,而是说剧组司机距离决定电影、评判电影的标准离得太远。 如果大家说这些离得太远,那就又是不了解行情了。这些奖项好歹都是本土人士发的,什么法国、英国、德国等等国家的电影奖也偏偏说自己是奥斯卡风向标,这就太说不过去了。 本来对一部电影的好坏评判就在不同利益、不同阶层,乃至每个人的心里,非要千篇一律向奥斯卡看齐有什么意义呢?与其当风向标,还不如干脆做股清风,去掉那些既没性格、又没主见的电影奖项来得清爽! □ 辰 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