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原初的意义,也许是街头、村镇的娱乐之谓。诸如,看玩猴的,观摔跤的,瞧卖大力丸的,听沿街弹唱的。后来,地方戏发展,连台说部,成本大套,彩排上装,喜怒哀乐,渐而衍为“看戏”。戏又从露天进剧场,从下里巴人上阳春白雪,从地方而省会而京城。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终至于演进成名噪世界的京戏。 在北京,专门演出京戏的场所,叫戏园,后叫大戏院。以至于让“看戏”一词的外延缩小,内涵专注,此之谓“戏”,即京戏也。京戏是从四大徽班演进而成,却出蓝胜蓝。在二百多年的时空里磨炼出数不胜数的传统名剧,造就出灿如群星的京戏艺术大师,让京戏成为国宝。 京戏得以流传,全靠名角出演。走南闯北,粉墨登场。商业作用使然,令各大中城市相随建戏园子,砖木结构,古色古香。此对普及京戏,活跃市井生活,与有力焉。戏园子追求京味,文化氛围特浓,请名家出写楹联,以壮行色。潍县永乐大戏院,门联大书:永丰坊前,百尺楼台平地起;乐游原上,几声歌板遏云行。一双联语,隐含唐明皇梨园旧事,趣味津津。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这刻在大戏台的楹联,够得上是醒世明言了。谚云:大戏小演劝人方。见出最早的剧作者,懂得寓教于乐的理,让君看戏,也让君悟世。悟世的极致,是不悟出个“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子丑寅卯来,总也不拉倒。人生在世,在看戏,也在演戏,也应悟戏,悟得奥秘,悟出主意,方为得益。 喜欢看戏,难以悟戏,不妨事,来日方长嘛,慢慢悟就是。但市井生活里,有一种“看热闹”,和“看戏”一样,牵惹闲人。在《药》的刑场上,鲁迅写的热闹是看砍头,颇也别致:“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市井确有不少“热闹”可“看”,忌讳的,是让“恶作剧”牵着鼻子走。喜看虐行,乐赏残忍,也是人性中一种恶德吧,所现的是,灵魂麻木。 如说“看戏”是一种“喻世明言”,那,这辛苦麻木的“看热闹”,叫做什么? 陈正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