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

 

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与山东经济发展

2002-07-14 05:59:48 

  □区域经济一体化或集团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经贸联系日益密切的过程,它是时下全球一体化的表现及趋势之一
  □“10+3”经济合作机制是指东盟10个成员国与中日韩之间的合作。这一合作框架的范围涵盖了东亚地区,凸显了“东亚意识”,有共同的利益需求,有加强合作的共同愿望,因而是最有希望、最可期待的
  □东北亚地区与山东省地理临近,是山东对外经贸合作份额最大的地区。
  我省应当高度重视与东北亚地区各经济体的合作,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力争在与国内邻近兄弟省市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当务之急是制定山东省与东亚地区发展经贸关系的远景规划
  □充分利用民间的力量对推动山东与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政府有关部门应密切注意、积极参与民间的经济合作项目的设计与建设,积极推广民间的一些新思路、新创意,必要时应给予一定的资金、资源上的支持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高规格国际性活动轮番在我国举行。例如,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一系列活动在中国举行,其中,9月份在上海召开的APEC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今年4月12—13日在海南省博鳌举办“东亚论坛”;5月初在我省威海市举行“东北亚经济论坛”;5月中旬亚洲开发银行第35届年会在上海召开……这些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将目光和注意力转向了东亚——这个曾经创造了经济奇迹、又曾饱受金融危机蹂躏,目前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摸索经济发展新路径的地区,也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包括山东省在内的中国经济发展如何借鉴该地区的发展经验、深化与该地区的经贸合作作深入思考。
  一
  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之间在经济方面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和经贸联系日益密切。它是一个过程,一种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或集团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经贸联系日益密切的过程。总的说来,运输、通信、贸易、技术扩散的发展和改善是区域或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层原因是市场力量与秩序的自然扩张。区域一体化是时下全球一体化的表现及趋势之一,它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或区域经济集团化毫无疑问会刺激经济的发展,但它也使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外部经济冲击的严峻威胁,因此也会受到挫折。可以肯定的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在21世纪初期将继续向前涌动。
  国家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按照合作领域,可以划分为贸易、金融、产业投资、技术转移、政府开发援助(ODA)、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按照合作的范围,可以划分为全球性的、区域性的、次区域性的,等等。按照合作深度,可以区分为贸易优惠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同盟等。
  东亚经济合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被提及,此后各种合作构想迭出。但是,在推动东亚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多年来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东亚方式”,这种方式有两个特征:一是强调非正式性,二是强调达成共识。这导致了东亚经济合作缺乏制度化的监督机制和谈判机制。因此,各种构想大都处在“纸上谈兵”阶段,机制化的东亚地区经济合作进程严重滞后于欧洲和北美地区。不过,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比较优势、互补性极强等原因,东亚地区内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投资等迅速扩大,经贸联系日渐密切。
  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强化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认识广为认同。东亚各经济体越来越意识到,既往论坛式的、松散的、非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方式不太理想,效果不彰,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区域合作及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亟须建立更可置信的经济合作制度和机制。在此背景下,有关会议、论坛等频繁召开,某些“构想”逐渐开始转向行动。近年来,机制化的东亚地区经济合作进程初现端倪,步伐空前加快。
  第一,围绕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相继展开,有的已经开始付诸行动。去年,中国和东盟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达成共识,并已经开始谈判。今年1月,日本与新加坡签署了称为“新时代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项协定从今年4月起生效后,两国之间的3300种进出口产品将免除关税。另外,“日本—韩国自由贸易区”谈判也即将开始启动。
  第二,次区域合作如火如荼地展开。“次区域经济合作”是相对于更大的“全区域合作”而言的。是指合作一方与另一方(或多方)组成单独经济区域,在该区域内,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相关各方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开展多边经济合作。次区域经济合作对参与各方具有吸引国际技术及资金、促进贸易和投资,实现各方的经济互补,辐射及带动内地经济发展等功效。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代表性案例有中国的粤港澳地区、东北亚的图门江地区等。
  第三,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进展势头喜人。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加强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呼声更加高涨,各种合作构想迭出,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进展。有关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主要构想和举措有:(1)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发出的建立“东亚货币基金(AMF)”的倡议,虽然该倡议由于美国等的反对而一度搁浅,但基于“新宫泽构想”建立的、总额为300亿美元的“亚洲基金”已经开始运作。其中150亿美元用于满足遭受危机国家中长期资金需求,150亿美元用于满足其短期资金需求。(2)货币互换协议的相继达成及实施。例如,中国和泰国2001年12月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支持泰国解决国际收支问题和维护金融稳定。2002年3月末,中国与日本也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3)东亚各经济体对建立地区单一货币的兴趣日益高涨,并已经提出了若干构想。如以日元或以人民币为基础构建单一货币;设计新的单一货币———亚元;等等。
  第四,“10+3”合作框架的形成或建立。“10+3”经济合作机制是指东盟10个成员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与中国、日本、韩国之间的合作。1997年底,东盟举行了东亚首脑非正式会晤,当时的东盟9个成员国首脑和中、日、韩的领导人进行了首次会晤,东盟希望通过更有效的地区合作,为促进东亚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制定具体措施。此后,每年年末,在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期间都举行“10+3”的非正式首脑会议。合作将在符合地区利益的前提下,探索更有效和更紧密的东亚地区合作形式,合作将涉及到贸易、投资、货币、金融、科技、信息、人员培训和人力资本开发、管理等诸多领域,在合作深度和功能方面将有别于现有的地区合作。  
  笔者认为,在与东亚有关的诸多经济合作组织和构想中,“10+3”合作框架是最有希望、最可期待的。这是由于该合作框架的范围涵盖了东亚地区,凸显了“东亚意识”,有共同的利益需求,有加强合作的共同愿望。目前,这个区域范围内的全面经济合作被广泛论及,合作领域广泛,发展势头强劲。
  二
  我国作为东亚地区的大国,与该地区的经贸联系十分密切,这一地区经济的兴衰毫无疑问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本地区各经济体的变化,在发挥大国责任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做出因应的对策。
  山东省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但与某些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大而不强”,经济发展水平在诸多方面尚不尽如人意。从国内区位竞争的角度来看,这其中既包含了山东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机遇,也潜在着山东的比较劣势和危机。随着我国加入WTO、更深地融入全球化大潮之中,我省各产业或企业还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对手。欲在竞争中争胜获益,我们必须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审时度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首先,东北亚地区与山东省地理临近,是山东对外经贸合作份额最大的地区,山东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外商投资的三分之一来自于这一地区。山东省应当高度重视与东北亚地区各经济体的合作,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力争在与国内邻近兄弟省市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因此,我省应从长期发展着眼,吸纳各方人士,制定山东省与东亚地区发展经贸关系的远景规划。该规划要基于山东省的比较优势(包括资源禀赋、历史条件、区位特点等)、与东亚各经济体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与走势等制订,明确相应的战略目标规划和实施步骤,辅以配套的措施与方法。规划的主要宗旨应当是增强民间部门的信心和预期的准确性,而千万不能成为自上而下的变相行政计划指标。
  其次,进一步完善硬软两方面的投资环境。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质量、低成本的快捷物流系统、高效率的金融体系、较高的环境质量、电子商务的开发和建设等;在软环境方面,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管理规范、创新,尽快解决政府的缺位、越位、错位等问题,简政放权,依法行政,提高行政透明度、效率和质量。全面实行国民待遇,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对外经贸领域,加强相关贸易政策的沟通和协调,推动贸易便利化。
  第三,加强协调,活用民间资源,推动民间合作。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间资本已经变为推动国际间资金、产品流动的主要动力。在20世纪最后十年里,民间资本流动增长了3倍以上,从每年1950亿美元上升到6100亿美元以上。外贸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更增加了2倍以上。经济合作为企业开辟了大量的新资源和新市场。而大量企业的跨国经营又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内在联系。经济合作不仅是政府的任务,企业出于自身的利益出发,也愿意更深入地参与经济合作政策与制度的建立。充分利用民间的力量对推动山东与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某些领域或问题上,民间或非政府的组织更具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积极参与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充分利用经济一体化中的机遇方面,在重视官方交流和沟通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民间或非政府机构的力量。例如,在我国海南省博鳌举办的“亚洲经济论坛”和我省威海举办的东北亚论坛,就是我吸引、依托民间力量推动经济合作的一个良好尝试。它们为促进亚洲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对话和理解、寻求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是亚洲现有合作机制和组织的重要补充,将会发挥独特的作用。以民间、以企业为主推动的经济合作还有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企业与市场比较接近,有切身的利益,由其提出与推动的合作计划与项目会更重视经济效益,市场的风险也较小。东亚经济合作的重点将逐渐扩散到金融、基础设施、能源、旅游,甚至包括扩大边贸、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等各个方面与各个层面。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媒介,可能是亚洲经济合作的重要特点之一。而以民间为主导推动的经济合作方式更适应这些特点。
  在以民间为主导推动的经济合作中,政府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政府的作用首先表现在支持民间对经济合作的推动作用。其次是协调好政策层面、外交层面的问题,为民间合作搭好平台。政府的作用还表现在与民间的互动上。政府有关部门应密切注意、积极参与民间的经济合作项目的设计与建设,积极推广民间的一些新思路、新创意,必要时应给予一定的资金、资源上的支持。
  最后,加大力度,推动对外经贸的快速发展。第一,尽快适应国际标准,以及贸易环保化等要求,增加山东对外出口在中国对外出口中的比重,提高我省出口商品质量,调整和优化贸易商品结构,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份额,推行出口产品的标准化和环保化。第二,注意相关国家经济政策及经贸合作伙伴的变动。在变幻莫测的世界市场中,各国的经济政策,包括利率、汇率、对外经济政策等经常发生变化;在微观层次上,某个企业的素质和资信状况也有可能变幻无定,为防患于未然,在寻求合作伙伴、谈判、签订合同等环节上要时时留意,趋利避害。第三,选好突破口。在适当的时机,鼓励并协助企业走出去,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等分支机构。目前我省已在90多个国家设立了640多家境外企业,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和对外承包工程的规模在全国各省市区中位居前列,境外资源开发初具规模。日前,省政府又出台了大力发展国外经济合作业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发展一批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争取到“十五”末,全省对外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5亿美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能与国际大承包商合作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到2015年,我省国民生产总值争取有10%在海外实现。第四,加强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目前我省对外的整体宣传还不够,下一步我们应在这方面多下力气,尤其是我省经济优势的介绍。
  (作者系山东财政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闫庆悦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说“跳跃式发展”
下一条:党风廉政建设刍议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