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画意建筑意
北京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遗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
趣味的古建。有的是显赫的名胜,有的是消沉的痕迹,有的按期受成
群的世界游历团的赞扬,有的只偶尔受诗人的凭吊,或画家的欣赏。
这些美的所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受,在“诗
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人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
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
到流血成渠的杀戮,它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
要郑重地声明,那里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存在。眼睛在光
影的恰恰可人中,感受和谐的轮廓,还有披着风露的层层生动的色彩,
潜意识里更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的凭吊兴衰的感慨,
偶尔更发现一片极精致的雕纹,一位不知名匠师的手笔,请问那时的
锐感,即不叫它做“建筑意”,我们也得临时给它制造个同样狂妄的
名词,是不?
山水佳处有北海
我们爱护文物建筑,不仅应该爱护个别的一殿、一堂、一楼、一
塔,而且必须爱护它的周围整体和临近的环境。我们不能坐视,也不
能忍受一座或一组壮丽的建筑物遭受到各种各式直接或间接的破坏,
使它们委屈在不调和的周围里,受到不应有的宰割。
在二百多万人口的城市中,尤其是在布局谨严、街道引直、建筑
物主要都左右对称的北京城中,会有像北海这样一处水阔天空风景如
画的环境,踞在城市的心脏地带,实在令人料想不到,使人惊喜。初
次走过横亘在北海和中海之间的金鳌玉东桥的时候望见隔水的景物,
真像一幅图画,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耸立在水心的琼华岛,山巅白
塔,林间楼台,受晨光或夕阳的渲染,景象非凡特殊,湖岸石桥上的
游人或水面小船,处处也都像在画中。池沼园林是近代城市的肺腑,
藉以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休息精神,北海风景区对全市人民的健康
所起的作用是无法衡量的。同时,北海的布局有着丰富的艺术传统,
它的曲折有趣、景致多变是它最得游人喜爱的地方;更因为它的水面
宏阔,林岸较深,尺度大,气魄大,最适合于现代青年假期中的一切
活动:划船、滑冰、登高远眺,北海都有最好的条件。
中国建筑说短长
中国建筑为东方独立系统,数千年来继承演变,流布极广大的区
域,始终没有失掉它原始面目,形成一个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建筑
系统。中国建筑达到了结构和艺术上极复杂精美的程度,外表上却仍
呈现出一种单纯简朴的气象。在原则上,一种好的建筑必含有以下三
要点:实用、坚固、美观。不容疑义,中国建筑包含这三种要素。实
用者,即切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和地理环境;坚固者,即不违
背其主要材料之合理的结构原则,在寻常环境下有相当的永久性;美
观者,即具有合理的权衡,要呈现稳重、舒适、自然的外表,美观也
是综合实用、坚稳两点之自然结果。
中国建筑也有几个弱点,一是匠师们对木料,尤其是梁,往往用
得太费。二是匠师们虽知道三角形是惟一不变动的几何形,但对于这
原则却极少应用。所以,中国的屋架经过不长久的岁月便有倾斜的危
险。我们在北京的街上可以看见这种倾斜而用砖墙或木柱支撑的房子。
三是地基太浅成为中国建筑的大病。好在这几个缺点,在新建筑师手
里并不成难题,了解之后,要去避免或纠正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