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一生与建筑有不解之缘,作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她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一领域的
开拓者。同时,作为“一代才女”,林徽因在文学创作、建筑美学方
面也有独到建树,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是,她参与新中国国徽的设计,
参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还改造了传统的景泰蓝生产技艺。
林徽因曾考察过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
古代建筑遗构,写下了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20余篇,这些要论精义虽
然已经发表了半个多世纪,但至今还是我们保护古代建筑与欣赏古典
建筑之美的教科书,这便是《林徽因讲建筑》。
诗意画意建筑意
北京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遗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
趣味的古建。有的是显赫的名胜,有的是消沉的痕迹,有的按期受成
群的世界游历团的赞扬,有的只偶尔受诗人的凭吊,或画家的欣赏。
这些美的所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受,在“诗
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人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
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
到流血成渠的杀戮,它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
要郑重地声明,那里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存在。眼睛在光
影的恰恰可人中,感受和谐的轮廓,还有披着风露的层层生动的色彩,
潜意识里更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的凭吊兴衰的感慨,
偶尔更发现一片极精致的雕纹,一位不知名匠师的手笔,请问那时的
锐感,即不叫它做“建筑意”,我们也得临时给它制造个同样狂妄的
名词,是不?
山水佳处有北海
我们爱护文物建筑,不仅应该爱护个别的一殿、一堂、一楼、一
塔,而且必须爱护它的周围整体和临近的环境。我们不能坐视,也不
能忍受一座或一组壮丽的建筑物遭受到各种各式直接或间接的破坏,
使它们委屈在不调和的周围里,受到不应有的宰割。
在二百多万人口的城市中,尤其是在布局谨严、街道引直、建筑
物主要都左右对称的北京城中,会有像北海这样一处水阔天空风景如
画的环境,踞在城市的心脏地带,实在令人料想不到,使人惊喜。初
次走过横亘在北海和中海之间的金鳌玉东桥的时候望见隔水的景物,
真像一幅图画,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耸立在水心的琼华岛,山巅白
塔,林间楼台,受晨光或夕阳的渲染,景象非凡特殊,湖岸石桥上的
游人或水面小船,处处也都像在画中。池沼园林是近代城市的肺腑,
藉以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休息精神,北海风景区对全市人民的健康
所起的作用是无法衡量的。同时,北海的布局有着丰富的艺术传统,
它的曲折有趣、景致多变是它最得游人喜爱的地方;更因为它的水面
宏阔,林岸较深,尺度大,气魄大,最适合于现代青年假期中的一切
活动:划船、滑冰、登高远眺,北海都有最好的条件。
中国建筑说短长
中国建筑为东方独立系统,数千年来继承演变,流布极广大的区
域,始终没有失掉它原始面目,形成一个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建筑
系统。中国建筑达到了结构和艺术上极复杂精美的程度,外表上却仍
呈现出一种单纯简朴的气象。在原则上,一种好的建筑必含有以下三
要点:实用、坚固、美观。不容疑义,中国建筑包含这三种要素。实
用者,即切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和地理环境;坚固者,即不违
背其主要材料之合理的结构原则,在寻常环境下有相当的永久性;美
观者,即具有合理的权衡,要呈现稳重、舒适、自然的外表,美观也
是综合实用、坚稳两点之自然结果。
中国建筑也有几个弱点,一是匠师们对木料,尤其是梁,往往用
得太费。二是匠师们虽知道三角形是惟一不变动的几何形,但对于这
原则却极少应用。所以,中国的屋架经过不长久的岁月便有倾斜的危
险。我们在北京的街上可以看见这种倾斜而用砖墙或木柱支撑的房子。
三是地基太浅成为中国建筑的大病。好在这几个缺点,在新建筑师手
里并不成难题,了解之后,要去避免或纠正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