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山东手机报手机客户端新闻热线 0531-85668999

山东每千个孩子才有0.6个儿科医生 揭揭儿科看病难的“根儿”

01.jpg

  引子

  6岁的小宇(化名)眼里带着泪花,抬头问妈妈:“还有几个人?”他的妈妈孙女士用病历本扇着风,表情焦急却用最温柔的声音说:“快了,儿子,快了。”

  3月17日,星期四,上午10:40……

  这不是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儿科门诊最忙的时候,而小宇母子在这里排了近50分钟队,前面还有好几位病人。因为感冒,刚来时活泼的小宇眼看着没了精神,几个哈欠打过,小眼睛里泛起了泪花。“还好他不闹。”孙女士言语里略有欣慰。

  在一起排队的家长口中,这点等待与着急看病的心情相比,不值得一提。

  济南市民解女士9:30左右挂上号,估计到11:30左右才能轮到。淄博市民刘女士曾经早上8:00从淄博出发,到这里看完病已是下午5:00,晚上9:00才回到家。

  漫长的等待不能归咎于医生效率低下。当天坐诊的两位主任医师,从业已20多年,早上8:00开始接诊,到12:00还未结束,桌上杯里的水,只喝了两口。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仇冰玉说,目前,山东每千名儿童只有0.6名儿科医生,略高于全国0.53名的平均水平,但是与医疗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据推算,中国儿科医师的缺口至少20万,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放开,这一缺口还有扩大之势。但在过去五年,儿科医师数量不增反减——一方面新鲜血液补充不足,另一方面现有的儿科医师在流失。

  3月17日至18日,大众网记者在济南的几家省级医院的儿科进行采访,直击儿科医生的紧张忙碌与患儿家庭的无奈焦急,并结合主管部门开出的“药方”,揭一揭儿科看病难的“根儿”。

  3月17日上午,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儿科门诊主任医师的桌上,水杯里的水位只下去两口,一直到中午12:00,她再没得空喝过。(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3月17日上午,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挂号收费处排起了长龙。(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大众网记者 马俊骥

挂号排长龙,山东儿科看病难不难? 

  面对“来势汹汹”的就诊者,有家长义务当起了导医员,帮大家理好病历,引导有序排队。“真跟打仗一样。”一位看完病挤出来的家长满头大汗地说。 

  “短短几天内,各大城市各大医院儿科纷纷告急,已瘫痪崩溃!众多医生离职,剩余医生连轴转,患儿排队24小时也未必能顺利完成诊治。”这是2015年底网上流传的一篇文章中描述的场景,文章的题目是《各大城市医院儿科纷纷瘫痪!中国医疗体系崩溃从儿科开始?》。

  这篇看上去有些耸人听闻的文章很快被疯转,讨论已久的“儿科看病难”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也吸引了众多医疗卫生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挂号排长龙、看病似打仗,是不少医疗机构儿科的真实写照。”在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团全体大会上,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仇冰玉一针见血地说。

  仇冰玉以这篇网络文章举例说,文章所描述的虽然是北京、广州、上海、南京等地的儿科医院,但显现出的是当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诚然,虽然山东没有如文章中所描述,出现限诊甚至停诊的现象,但是“儿科看病难”的问题也有所显现。

  3月17日上午,在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儿科门诊,两间专家门诊室被挤得满满当当。

  这还不是这里最为繁忙的时候。

  3月17日上午,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儿科专家门诊室被挤得满满当当,虽然有助手帮忙,两位坐诊专家仍然忙得一刻不停。(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济南市民孙女士9:40左右挂上了号,等了近50分钟,前面还有好几位病人。6岁的儿子小宇因为感冒,很快变得情绪低落烦躁,不住地催问:“还有几个人?”

  看到孙女士不住地安慰儿子,几位一起排队待诊的家长聊了起来,在他们口中,这点等待不值得一提。济南解女士5岁的女儿最近得湿疹,她和丈夫趁工作日人少带她来看,上午9:30左右挂上了号,她丈夫到里面“打探”了一下,两人估计他们到11:30左右才能轮到。来自淄博的刘女士曾经早上8:00带着7岁的儿子从淄博出发来此看病,等看完已是下午5:00,晚上9:00才返回家。“今天还算好的,昨天下午我过来,排了差不多三个小时。”一位家长听到大家议论,插了一句话,就赶紧抱着孩子到诊室里“观察情况”去了。

  漫长的等待并不是由于医生的效率低下。儿科诊室门内门外是忧心的家长,被围坐在中间的两名主任医师邢向晖和潘月丽早上8:00就开始一刻不停地工作。她们一边接诊检查,一边还要时不时地分心回答插话问询的家长,虽然有助手帮忙,两人也没有轻松许多。大众网记者观察了一下,潘月丽的桌上连水杯都没有,邢向晖的桌上,一只透明玻璃杯里水位只下去了两口,一直到12:00再没动过。

  面对“来势汹汹”的就诊者,有家长义务当起了导医员,帮大家理好病历,引导有序排队。“真跟打仗一样。”一位看完病挤出来的家长满头大汗地对大众网记者说。

  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山东省中医院。在山东省立医院,儿科主任韩波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说,她工作量最大的时候一天要做13台介入手术。她曾经做手术到凌晨1:00,回家已2:00,仅仅休息了四个小时就起床准备上班,因为当天她还得坐诊。在韩波看来,相比做手术,坐诊更累一些——除去感冒发烧的病人,仅心脏病患儿她一天的接诊量就在80—90人,而这类患儿一般上午做完检查后,下午她还得看一遍,也就是说,实际上一天的接诊量将近200人次。

  大众网记者采访中发现,在济南市儿童医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齐鲁医院、千佛山医院等医院的儿科门诊,忙碌、等待都是常态。

孩子越来越多,医生却越来越少,儿科医生为啥不好干?

  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低收入、吸引力不足,儿科成为不少医院和医生眼中的“冷饽饽”。

  孩子越来越多,儿科医生相对越来越少,这是造成矛盾的症结所在。山东省卫计委副主任仇冰玉说,近年来,儿童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婴儿死亡率有了大幅度下降,但是相比之下,儿科综合服务能力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医师不足、床位不足、供给不足,供需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我国每千名儿童只有0.53名儿科医生,山东为0.6,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医疗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仇冰玉说。据《中国卫生年鉴》统计,在2012年全国分科执业医师构成中,儿科执业医师仅占医师执业类别的4.3%。参照美国每1000个儿童1.4558个儿科医生的比例推算,中国儿科医师的短缺数至少达20万。随着我国全面两孩政策的放开,这一缺口还有扩大之势。

  要补上这个缺口,应该增加儿科医生的数量,但事实上,儿科医生的增长情况不尽如人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不增反减的情况。

  “宁治十成人,不治一孩子”,有儿科医生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这是因为,给孩子看病需要付出比诊治成人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精力和辛劳。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大众网记者,患儿往往不能表达病情感受,甚至会提供误导信息,主动配合治疗的少之又少,“给孩子看病要一边哄一边看,非常累,对医生要求格外高”。而且,很多家长在给孩子看病时,对于医生的容忍度会降到极低,“有时候他们凭借孩子的描述自己下判断,不相信医生的诊断,甚至会因为一些小事和医生起矛盾,动手打人的都有”,这给了医生很大压力。

  3月17日上午,在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的儿科门诊,大众网记者目睹了两位儿科医生的工作状态。当天坐诊的邢向晖和潘月丽主任医师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接诊每一个患儿,她们都轻声细语地哄着孩子配合。有孩子不住地哭闹,家长束手无策,她们却能一边哄一边麻利地诊治。几十人下来,看不出半点不耐烦,但辛苦显而易见。

  一个年轻父亲因为不满有人“加塞”而质问医生,助手解释说“他是已经预约过的,没有加塞”,这个年轻父亲态度恶劣地抱怨了一声,在众人不满的目光中悻悻地躲了出去。

  “对儿科医务工作者来说,需要不停地加号,24小时全天候门急诊,双休日连轴转。医生压力大,患者家长焦虑,易发纠纷甚至伤医事件。”仇冰玉说,多重压力下,在岗儿科医生人心不稳,流失严重,新招聘儿科医生,部分医院甚至遭遇零报考。“近五年来,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不但没有增加,而且从10.5万人下降到10万人。”仇冰玉说。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妇幼部主任王念亮1987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儿科系,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估算,当年同班的50名儿科系学生现在大概三分之一已经转行不干儿科了。

  仇冰玉认为,对于医院来说,儿科占用资源多、管理难度大,收入低、风险高,出现纠纷后,要耗费较大的精力处理,还要承担无责任赔付。医院在政府资金拨付不足的情况下,保运转、求发展的压力较大,加强儿科建设的动力不足。对于医生来说,工作压力大、风险高、待遇低,岗位积极性难以调动。

  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低收入、吸引力不足,儿科成为不少医院和医生眼中的“冷饽饽”,这一“冷”与不断增长的儿童数量和家长给孩子看病的急切心理这一“热”相激,产生了格外激烈的矛盾。

大人生病“扛一扛”,孩子必去大医院,真的有必要吗?

  对于受访的农村家长,孩子生病后,若非紧急,村诊所和乡镇医院几乎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至少县级以上医院“起步”。对于城市家长,市级医院是“标配”,去临近较大城市乃至省城的大医院必定在考虑之内。

  大众网记者采访中发现,家长对待孩子生病的诊治观念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大医院“儿科看病难”的矛盾。对于很多家长,孩子无论看大小病都不计成本的投入和“好医生都在大医院”的观念使得儿科患者向大医院集中。

  淄博的刘女士近三个半月以来七次从淄博赶到济南给7岁儿子看病。刘女士说,孩子患过敏性紫癜,病情不是很重。随着病情好转,只有最近两次孩子没有跟着来济南,而是由她拍了照片给医生看。在被问及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在淄博的医院看时,刘女士说,家长的心情肯定如此,只要条件允许,都想到大医院找专家看。

  威海的宫先生女儿5岁,去年入冬时在幼儿园染上感冒,半个多月也好不利索,他和妻子冒雪驾车近百公里到烟台的大医院给孩子看病,直到下午2:00多才吃上午饭。“大人生病扛一扛就过去了,孩子生病能去大医院看我还是选择去大医院。”宫先生说,虽然此次看病经历让他们一家三口都苦不堪言,但是家长总觉得去大医院找好医生看了才踏实。

  潍坊昌邑的徐女士2岁的儿子最近有些发烧,她为了到潍坊的医院看病,从昌邑赶到潍坊市区,看完病后在亲戚家借住了一晚,让孩子休息。“医生看得特别仔细我害怕,以为得了什么大病;医生简单一看就让去拿药我也害怕,生怕看得不好。”徐女士说,她没有感觉大医院看的与县医院有区别,“大医院里专家多,起码图个安心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肝胆外科专家黄洁夫直言,一次他的外孙生病了,他看后认为“没事儿”,可他的女儿却觉得父亲是搞肝脏外科的,不放心,还是要带着孩子去儿童医院,结果排队四小时才看完病。

  大众网记者随机询问了身边十几个10岁以下儿童的家长,绝大多数称孩子得病后只要条件允许,都会带孩子去大医院。在他们心中,“好医生”普遍对应着“大医院”,绝大多数认为医院越高级,医生越好。

  对于受访的农村家长,孩子生病后,若非紧急,村诊所和乡镇医院几乎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至少县级以上医院“起步”。对于城市家长,市级医院是“标配”,去临近较大城市乃至省城的大医院必定在考虑之内。

  要为大医院“减负”,让好的医疗资源确实给重难症患者使用,不要“高射炮打蚊子”,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另一方面还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满足患者就近看到“好医生”的需求,打破“好医生只在大医院”的观念。枣庄市立医院副院长王凌认为,当前,正是因为优秀的全科医生、小儿科医生在基层培养的滞后,人才匮乏才使得分级诊疗难以落地。要创新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政策上要鼓励医生多点执业,技术资源向下沉,起到传、帮、带的作用,逐步提升基层医疗人员的综合素质。

卫计委:激发儿科发展“源头活水”,专家到家门口看病

  “十三五”时期,我国力争实现每个省区市都有一所儿童医院,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地级市设置一所儿童医院,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都要设置儿科。县级的公立医院和儿科需求量比较大的城市的公立医院也要设置儿科病房。

  3月17日上午11:15,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区儿科门诊处,经过约一个半小时的等待,解女士的女儿看完了湿疹,但是一家三口还不能走,医生让去做过敏源筛查,因为可能要抽血,5岁的小姑娘趴在妈妈怀里哭个不停。

  过了十几分钟,小宇也看完了,普通感冒并无大碍,孙女士记下医嘱,满脸轻松地带着孩子去拿药。

  在这之前不久,淄博的刘女士已经高兴地离开了。走之前,她笑着对大众网记者说,医生看了她给儿子拍的照片,说可以停药了,她三个半月的奔波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一个小男孩哭喊着不肯治疗,医生、护士、妈妈、其他家长轮番上阵,怎么也哄不好,还引发了其他孩子“连锁反应”,妈妈只好抱着他在走廊里不停走着,等哄好了再回诊室里去。

  “健康是幸福之基,儿童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保证人口生育政策顺利实施的支撑和保障。”仇冰玉说,为此,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加强儿科建设的扶持政策,改革医院收费价格调控机制,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增强儿科岗位吸引力。“让儿科不再成为医院的负担,让儿科医生不在繁重的工作情况下,还要为如何保障工资发愁,在完成繁重工作之后,有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真正激发儿童医院发展和儿科发展的‘源头活水’。”

  对于儿科医疗力量加强这一问题,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说, “十三五”时期,我国力争实现每个省区市都有一所儿童医院,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地级市设置一所儿童医院,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都要设置儿科。县级的公立医院和儿科需求量比较大的城市的公立医院也要设置儿科病房。

  另外,教育部门在积极推动开设本科儿科专业,扩大研究生儿科医师培养的规模,今年就开始增加招生。儿科和儿外科这两个专业都纳入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中,到2020年力争儿科住院医师招生3万名以上。

  对于打破“好医生都在大医院”观念,李斌说,2015年底,全国有近4.5万名医生注册了多点执业,其中36.7%来自三级医疗机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医院”,28.4%来自二级医疗机构,来自大医院的医生到同类医院去执业的约占6.7%,到基层去多点执业的占76.2%。“资源要下沉,医生要下沉,专家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给群众看病。”李斌说。

返回顶部

独立调查简介

大众网原创深度调查栏目《独立调查》,于2009年12月1日创刊,以每周至少一期的频率刊发,先后获评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山东新闻奖名专栏。

栏目紧跟热点、回应关切,调查传闻、还原真相,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勇于向网络乱象亮剑,坚持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客观公正做监督。栏目始终坚持创新,并成功打通PC端与移动端,重点报道在“两微一端”同步刊发。2016年以来,栏目在大众网时政微信公众号“爆三样”落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度调查的“微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