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鲁若晴”没求咱什么,别那么苛刻
2012年05月28日 14:30来源:齐鲁晚报
诚然,追求真相确有必要,社会诚信正是建立在真相的基础上的,网友对鲁若晴的关注同样如此。但面对一个可能的绝症患者,是粗暴的质疑好呢,还是以宽容的心态耐心等待真相更好呢?我相信,善良的人更多地会选择后者。
道理很简单,没有切实可靠的证据,固然不能确定“鲁若晴”的存在,但同样不能因为缺乏逻辑支撑的证据,想当然地认定人家是在炒作。公众可以用挑剔眼光看待一个官员以及所有和权力相关的言行,但“鲁若晴”显然不是“郭美美”、“卢美美”,也不是任何一位官员或其他掌握社会资源的强者,况且就目前的情况看,在她的微博上,看不到权力背景的蛛丝马迹,也没有对公共利益的丝毫觊觎。
在“鲁若晴”真相不明的情况下,我宁愿相信是真的。假如“鲁若晴”确实正行走在人生的边缘,我们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这个人生特殊时间段的体验呢?在这个时候,哪怕我们都有“真相癖”,也不能强逼人家出来说话——网民不行,媒体也不行,谁都不行,任何方式都不行。
无论网民还是媒体,对真相的苛求都不应以牺牲他人的私权利为代价。看到人家删了微博,就以此为据急匆匆地指责人家欺骗了自己的善良,这太性急了。
□本报评论员 石念军
最近几天,一个叫做“鲁若晴”的女孩成为公众牵挂的对象。她在微博里,表达着一个重症病人的坚强不屈和对这个世界的留恋。那种凄惨的美丽被网友转发之后,很快感动数十万网友。即便她还是公众眼中的陌生人,但是各种赞美、同情和祝福蜂拥而至。在5月20日这一天,数以万计的网友对她说“我们爱你”。
然而,当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草根微博,陡然增长了30余万粉丝之后,舆论又起了变化。有人怀疑,这个迟迟没有现身公众视野的女孩是否真实存在?或者,这个不幸的故事是否只是一场炒作?正如我们看到的,在渐渐蔓延的质疑里,这个坚信“你若安好,便是天晴”的开朗女孩,删除了自己先前的所有微博。
诚然,追求真相确有必要,社会诚信正是建立在真相的基础上的,网友对鲁若晴的关注同样如此。但面对一个可能的绝症患者,是粗暴的质疑好呢,还是以宽容的心态耐心等待真相更好呢?我相信,善良的人更多地会选择后者。
道理很简单,没有切实可靠的证据,固然不能确定“鲁若晴”的存在,但同样不能因为缺乏逻辑支撑的证据,想当然地认定人家是在炒作。公众可以用挑剔眼光看待一个官员以及所有和权力相关的言行,但“鲁若晴”显然不是“郭美美”、“卢美美”,也不是任何一位官员或其他掌握社会资源的强者,况且就目前的情况看,在她的微博上,看不到权力背景的蛛丝马迹,也没有对公共利益的丝毫觊觎。
相反,“鲁若晴”的突然“蹿红”,更像是个别微博名人“好心办了坏事”。从“鲁若晴”删除之前所有微博这一举动来看,网友突如其来的关注,很可能已经干扰了她平静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在关心别人的时候,其实并不懂得如何呵护他人的自尊与权利,尤其是别人的隐私权。如果“鲁若晴”在网络上的言论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那么,公众有理由要求她及时回应社会的普遍关心或质疑,但正如我们看到的,这位女孩自始至终都不曾向公众索取什么,不仅明确表明不接受任何捐助,甚至也从未主动请求我们大家的关注与祝福,倒是几次呼吁情绪激动的网友,不要蓄意干扰自己的前男友。
在不涉及公共利益的情况下,“鲁若晴”作为普通人,有权利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网民还是媒体,对真相的苛求都不应以牺牲他人的私权利为代价。看到人家删了微博,就以此为据急匆匆地指责人家欺骗了自己的善良,这太性急了,如果先前微博所述属实,那么我们对一个走在人生边缘的生命个体,实在是太苛刻了,几乎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在“鲁若晴”真相不明的情况下,我宁愿相信是真的。假如“鲁若晴”确实正行走在人生的边缘,我们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这个人生特殊时间段的体验呢?在这个时候,哪怕我们都有“真相癖”,也不能强逼人家出来说话——网民不行,媒体也不行,谁都不行,任何方式都不行。
人家没求咱什么,何必对她那么苛刻呢?
□本报评论员 石念军
最近几天,一个叫做“鲁若晴”的女孩成为公众牵挂的对象。她在微博里,表达着一个重症病人的坚强不屈和对这个世界的留恋。那种凄惨的美丽被网友转发之后,很快感动数十万网友。即便她还是公众眼中的陌生人,但是各种赞美、同情和祝福蜂拥而至。在5月20日这一天,数以万计的网友对她说“我们爱你”。
然而,当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草根微博,陡然增长了30余万粉丝之后,舆论又起了变化。有人怀疑,这个迟迟没有现身公众视野的女孩是否真实存在?或者,这个不幸的故事是否只是一场炒作?正如我们看到的,在渐渐蔓延的质疑里,这个坚信“你若安好,便是天晴”的开朗女孩,删除了自己先前的所有微博。
诚然,追求真相确有必要,社会诚信正是建立在真相的基础上的,网友对鲁若晴的关注同样如此。但面对一个可能的绝症患者,是粗暴的质疑好呢,还是以宽容的心态耐心等待真相更好呢?我相信,善良的人更多地会选择后者。
道理很简单,没有切实可靠的证据,固然不能确定“鲁若晴”的存在,但同样不能因为缺乏逻辑支撑的证据,想当然地认定人家是在炒作。公众可以用挑剔眼光看待一个官员以及所有和权力相关的言行,但“鲁若晴”显然不是“郭美美”、“卢美美”,也不是任何一位官员或其他掌握社会资源的强者,况且就目前的情况看,在她的微博上,看不到权力背景的蛛丝马迹,也没有对公共利益的丝毫觊觎。
相反,“鲁若晴”的突然“蹿红”,更像是个别微博名人“好心办了坏事”。从“鲁若晴”删除之前所有微博这一举动来看,网友突如其来的关注,很可能已经干扰了她平静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在关心别人的时候,其实并不懂得如何呵护他人的自尊与权利,尤其是别人的隐私权。如果“鲁若晴”在网络上的言论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那么,公众有理由要求她及时回应社会的普遍关心或质疑,但正如我们看到的,这位女孩自始至终都不曾向公众索取什么,不仅明确表明不接受任何捐助,甚至也从未主动请求我们大家的关注与祝福,倒是几次呼吁情绪激动的网友,不要蓄意干扰自己的前男友。
在不涉及公共利益的情况下,“鲁若晴”作为普通人,有权利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网民还是媒体,对真相的苛求都不应以牺牲他人的私权利为代价。看到人家删了微博,就以此为据急匆匆地指责人家欺骗了自己的善良,这太性急了,如果先前微博所述属实,那么我们对一个走在人生边缘的生命个体,实在是太苛刻了,几乎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在“鲁若晴”真相不明的情况下,我宁愿相信是真的。假如“鲁若晴”确实正行走在人生的边缘,我们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这个人生特殊时间段的体验呢?在这个时候,哪怕我们都有“真相癖”,也不能强逼人家出来说话——网民不行,媒体也不行,谁都不行,任何方式都不行。
人家没求咱什么,何必对她那么苛刻呢?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