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北京市一些小区内出现了一些“粗暴标语”,在某小区一个半地下居民住宅窗户前一块牌子上写道:“谁带着狗在此大小便,谁不如狗!!!”写牌者韩先生说,牌子一出,狗屎狗尿再也没出现过。在宣武区金井胡同一处墙壁上,则写着“小商小贩,禁止入内,违者暴捶狠打”这样触目惊心的标语,而居民却说“效果特别好”。 “粗暴标语”虽然有效,但终究是有限的,而且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说其“有限”,是说其只能管住一时,而不能管住长久,其产生的是治标不治本的短期效果,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种暴力语言不仅是一种视觉污染,而且容易给人以误导,因为好多暴力语言是以正面形式和站在正义立场上发布的,而其对象则往往是让人反感而需要贬斥的不文明行为,因此,这样语言很容易给青少年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危害性也就更大。 呼唤文明应该用文明的形式,因此,必须摈弃“以暴制暴”的形式。标语无非起到告知和提醒的作用,起到说明道理、讲清利害的作用,如果采用温和提醒的形式更容易让人接受。如果在驱除一种不文明现象的同时,却把另一种不文明的形式传播出去,那最终是得不偿失的。 说到底,粗暴语言的出现暴露出管理上的某些疏漏,正是因为某些地方管理不到位,才致使不文明行为泛滥,以致让一些受害者忍无可忍而出此下策。因此,要让粗暴语言消失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找对策。这就需要对不文明现象进行监督、检查与清理,发现一起取缔一起,决不含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