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城市的重要家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我们的眼光既要盯住“顶天立地”的大企业、重点企业,更要盯住“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
中小企业是居民就业的主渠道,是提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的主渠道,从一定意义上讲,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民生。同时,中小企业又是抗风险能力较为薄弱的一环。我们为什么讲要共克时艰,千方百计帮中小企业渡难关?因为现在最难的就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聚集在服务行业、消费领域,大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有的甚至处于举步维艰的重要关头。
我们的眼光既要盯住“顶天立地”的大企业、重点企业,更要盯住“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中小企业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重要家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多问题:资金链断裂、应收账款回不来、租金债务到期、经营成本上升等。这些既考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考验党委和政府化危为机、统筹运作的能力。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想更多办法、出更多实招,让更多中小企业扛得住、活下来。
千方百计加快政策落实落地。应对疫情,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若干政策,这些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体现了特殊温度,一定要让它产生特殊效果。我们出台政策很快,但能不能迅速送到企业手上?到了企业手上,能不能立刻发挥作用?我觉得还有短板要补。前些天,市委督查室就服务企业进行了专题督查,梳理出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政策落实落地不到位。有的部门减免中小企业房租采用先上缴后年终结算的方式,这样减负没有减到“点”上;有的政策已面向社会公布,但没有实施细则和配套办法,企业不知道上哪里兑现、如何兑现。对面临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讲,每一项帮扶政策都是“及时雨”,企业不知晓、不会用,政策效力就会大打折扣。从去年开始,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机关干部“万人助万企”行动。在座的机关干部都是助企工作队队员。你们就是企业的“政策宣讲员”和“政策辅导员”,要精准掌握政策,精准服务企业,打通政策兑现的“最后一公里”,把政策的“含金量”彻底释放出来。
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企业,要果断出手相助。社保、医保、公积金、房屋租金、水电气热等费用,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能缓则缓。把成本降下来,等于让企业“喘口气”,还要在金融上拉一把,让企业“通血脉”。我们要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贴息,协调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减免担保费,组织银企线上对接解决“融资难”问题。
千方百计整合资源开拓市场。每次危机都是一次机遇。抗击疫情推动了无人配送、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激活了在线教育、生鲜电商等新业态,培育了云端签约、网上招聘、远程办公等新模式,刺激了“指尖消费”“宅经济”等新消费,牵动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投资。我们要因势利导,引导企业主动适应新变化新趋势。我们还要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行业协会作用,千方百计整合新经济新业态的上下游产业资源,组织外地商会帮助本地企业对接客户、打通渠道,开拓市场、打造品牌。
——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凯日前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服务企业大会上说
责任编辑:牛乐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