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时需要大喝一声猛击一掌

2018-11-16 17:07:00来源:大众网作者:李进贤

  不少身陷囹圄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忏悔录中谈道:“要是当初有个人当回事,严肃指出来,自己也当个事,该有多好啊!”“要是领导能和我板起脸来,较个真、提个醒,我也不至于落到这步田地!”

  “严是爱,宽是害,放纵是往坑里带”。好干部是严格管理监督出来的,也是真诚关爱成长起来的。“抓早抓小”过程中,如果能遵循“第一种形态”要求,“防病于未发,治病于初萌”,营造严肃、认真氛围,给足“仪式感”,不单扯袖子、提耳朵,必要时还能大喝一声、猛击一掌,就会避免“好同志”成为“阶下囚”。反之,拿“未病”不当事,“诊治”不走心,“仪式感”不强,就很容易由破纪到破法,走上不归路。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末病。”道理好懂,但现实中,无论责任人,还是被咎者,往往耽于“未病”侥幸,对“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之疾,缺乏警醒意识。加上碍于情面,怕得罪人,致使“抓早抓小”常常走过场,装样子,敷衍了事,应付交差。

  实践表明,“仪式感”流于“浮虚空”,不把问题带进来、利害摆进去;联系问题不紧,交流互动不够;问题点不透,病灶找不准;教育不深刻,头脑不“留痕”,“治未病”势必虚作空蹈,落于形式官僚主义窠臼。

  说白了,诸如“兄弟,对不住了,让我找你谈话是领导的意思”“约谈你,是上级纪委的安排,请多理解”的“甜言蜜语”式开场白,只是装“老好人”的“障眼法”,而貌似“语重心长”的谈心谈话,也不是患难见真情、真的想拉“兄弟”一把。

  脑中无规矩,心里犯糊涂。党员干部出问题,大都有如此归因。就此而论,抓早抓小必须立足“四种形态”,坚持挺纪在前,讲求“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严肃谈,用心悟,认真改,不折不扣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求,加强教育监督,该提醒的话,一定要说明;该点的问题,一定要点透。该函询的必须函询,该走的程序步骤,一步都不能少。

  不论咬耳扯袖,还是红脸出汗,只有让有问题者,真正感到“这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这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真切感受出“难忘日子”“特殊时刻”的不同寻常,那些用心良苦、苦口婆心努力,才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