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廉政时评

为基层“减负” 为实干“加码”

2024

/ 06/1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润松

手机查看

  李润松

  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花样繁多、潜滋暗长。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既要坚持真抓实干,坚决杜绝文山会海、层层督查、过度留痕留迹,以会议贯彻会议、文件落实文件、检查传导检查等问题,做好“减法”。同时还要在资源保障、激励关怀和表率引领等方面做好“加法”,综合施策,切实为基层赋权赋能,提升基层战斗能力,从根本上纠治形式主义。

  资源“加码”,强化基层工作保障。“手里没把米,唤鸡也不灵。”充足而稳定的治理资源是政府有效履行职能的重要前提,是打赢基层治理“阵地战”的基本保障。但在不少地区,责多权小、事多人少、痕多绩少,仍是基层政府的常态。责任层层下推,凡事强调“属地管理”,权力却未同步下放,加之人力、物力、财力、编制等资源紧张,基层干部“有心无力”,便采取“形式主义”的方式来向上级交差。当前,破除形式主义顽疾,切实为基层减负,要从“根”上入手,加大基层治理资源倾斜力度,按照权责匹配的原则,进一步厘清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权责边界,该放的权要及时下放,基层无力承接的权责也决不能“一放了之”。确保基层单位能够集中精力、聚焦主业,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关怀“加码”,激发基层干事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干部选育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工作热情持续高涨,基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但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在选人用人过程中“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不够鲜明,基层干部持续激励效果不够明显,“裙带关系”“带病提拔”等情况时有出现,严重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为基层减负,更要给基层干部“赋能”,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要完善干部考评制度,在选拔使用、职务职级、评先推优、福利待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帮基层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帮助基层干部克服“本领恐慌”,练就抵制形式主义的“真功夫”。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基层干部做好澄清正名工作,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

  表率“加码”,引领基层实践风尚。“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表现在基层,源头往往在上级机关。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官本位”思想严重,“只唯上不唯实”,只求领导“欢心”、不顾基层“民心”;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实,对基层情况不掌握,做决策脱离实际,随意加任务、提指标、缩时限;一些领导干部把属地管理当成避责的“挡箭牌”,凡事必强调“属地管理”,借“属地管理”之名,行推脱责任之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带头实践、争做表率,多站在基层同志的立场考虑问题,多为基层工作想办法,多给基层干部支实招。从日常工作抓起,践行引领“实干”风尚,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切实改进文风,少“督”多“导”,确保基层减负减到实处、减出干劲,感染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正风气,让实干精神在新时代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