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作“丑”时“丑”亦美

2019-08-15 15:23:00来源:大众网作者:
——从艺术美眼里看艺术丑

李进贤

  艺术丑是艺术作品的丑。作为孪生概念,艺术丑和艺术美是对立的。艺术美是对艺术家创造、智慧、力量的肯定,艺术丑则是对这种劳动的否定。如果不把美当作“遮羞布”,不能单独留存于艺术殿堂。

  审丑本质是审美。现实生活中,“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正如葛洪《抱朴子·广譬》所言,“不覩琼琨之熠烁,则不觉瓦砾之可贱;不觌虎豹之彧蔚,则不知犬羊之质漫。”正确辨识艺术丑,对提升审美能力,拓展审美境界,塑造审美思想,更好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不无裨益。

  衡量艺术作品美丑,不是看作品所反映的对象美丑性质,而要看艺术家怎样去表现对象。艺术家表现丑的对象,所塑造的形象中,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作品本身可以是美的。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将艺术作品的美与形象本身的丑混淆起来。实际上,两者是不相干的,因为作品的美,决定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而形象的丑,则是体现客观对象的性质。

  “丑的事物,单就它本身来说,可以用一种美的方式去想;较美的事物也可以用一种丑的方式去想。”正如“美学之父”鲍姆嘉通所说,决定艺术作品内容方面的审美价值,主要在于如何评价和表现现实中的美丑。反映丑的事物,可以是美化它,也可以揭露它。如果是在进步的审美理想指导下正面揭露丑,那就是从反面肯定、展示了美。同时,艺术家反映现实丑时,并不是自然主义地再现一切丑的细节,而是着重刻划丑的本质特征。

  在园林艺术中,赏石是要审丑的。在艺术美“眼里”,所谓“丑”的,都是美的极致。太湖石就体现了这种美,诸如《园冶》描述的“性坚而润,有嵌空穿眼,宛转崄怪势……其质文理纵横,笼络起隐,于石面遍多坳坎,盖因风浪中冲击而成。”都是这种“丑”模样的极致之美。

  在马克思美学思想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形式和感受形式美的审美主体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形式美的本质。它不是抽象的,纯自然的,而是积淀着社会生活的内容,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有意味的形式”。人也可以通过形式美“直观自身”,诱发美感的产生,促进“全面的人”的发展。

  必须用辩证的、唯物的、历史眼光看待艺术。把个体的艺术创作置于艺术史中加以观照,以体现个体的历史人文价值。换句话,艺术家的创作如同科学界的发明创造一样,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审美判断和审美思想,在历史文化积淀中不断探索出新东西,结晶出新思想,才能形成正确的美丑观念,使艺术不断顺随人类历史的发展。

  以传统精神为指归,以创新精神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沉潜现实生活,“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守正创新,推陈出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艺术才会有更加绚丽的明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