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海报时评

海报时评|用“标准”织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安全网

2024

/ 05/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朱延鲁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评论员 朱延鲁

  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这是游戏行业首个完整的未成年人消费管理规范,对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退费等问题,给出了细化标准和建议,并通过明确游戏服务提供商、监护人等各方责任,用划定过错方的方式来确定退款比例。

  尽管只是征求意见稿,但该标准发布后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从中可以看出,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消费问题上的重视,也体现出大家对相关标准的期待。近几年,关于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中大额度充值的案例屡见报道,动辄过万甚至十几万。这些充到游戏服务提供商账户中的钱,往往充值容易退钱难,即使能够退还,围绕怎么退、退多少等问题,相关方也不容易达成一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相关标准、缺少参考依据。矛盾纠纷之下,造成一笔笔“糊涂账”的同时,也让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效果大打折扣。

  此次发布的标准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的额度进行了限定,如满8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同一服务商提供的网络游戏中,单次充值金额不能超过50元,每月累计金额不超过200元。在划定过错方、设定退还比例上,规定如果是因服务商未接入国家统一的网游电子身份认证系统、未落实充值额度要求,导致未成年用户不受限制地玩游戏或充值,那么游戏服务提供商就是过错方,就要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是因为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限制、未充分履行监护人责任,那么监护人就是过错方,就要承担相应比例的责任。

  显然,这样的“标准”既能堵住未成年用户在游戏中过度消费的“口子”,也能为过去那些该不该退、怎么退、退多少等问题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答案与依据。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标准”,给网络游戏服务提供商、监护人等各方明确了责任边界,更易于家庭与平台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上形成合力,意味着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进入全社会同防同治的新阶段。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网络游戏到网络直播,从网络音视频到网络社交,网络空间需要更多这样的“标准”来为未成年人织密织牢安全网,从而帮助他们在触网用网过程中能够健康安全的成长。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