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海报时评

海报时评丨学生“集卡”上瘾?不妨借此引导正确消费观

2024

/ 06/0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瑞琪

手机查看

  刘瑞琪

  “一看就上瘾,戒都戒不掉……”近日,有家长反映,自己家10岁的孩子沉迷“直播拆卡”,频繁下单消费超2000元,申诉后商家表示“一经拆卡不退不换”,拒绝退款。拆卡直播间令人上头,成年人都很难控制,又该如何有效监管未成年人参与?

  近年来,“集卡风”在全国各地中小学群体中迅速蔓延,不管是在线下小卖部还是线上直播间,都有不少未成年人花费大量零花钱用于购买卡牌。或是出于集齐卡片的优越感,或是当成一种“别人有我也要有”的社交货币,或是一种“比比谁的卡片更厉害”的攀比……对于好奇心强的青少年来说,买卡成瘾影响正常学习生活不说,还有可能过度消费产生浪费。

  在不同时代,少年儿童们都有相同的“集卡”乐趣。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连环画,九十年代的小浣熊干脆面中的水浒卡,到如今的奥特曼、小马宝莉、蛋仔派对、火影忍者“盲盒卡”“沙卡”“满星卡”……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文化产品也在更新迭代。利用“抽卡概率”制造的不透明信息差,容易产生“想要的卡一直买不到”的心理,这对自控力较弱的孩子来说诱惑性非常大。市场主体应当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自觉规范整治相应市场行为,给未成年人带来更优质的文娱产品。

  未成年人对于金钱的认识和消费观念尚未健全,这种“集卡”“抽卡”的盲选卡牌销售模式,使卡片带有了一定的博彩性质,可能会引发未成年人的攀比甚至沉迷,这才是这些卡牌套路值得警惕的地方。抽卡虽上头,消费需适度,如何给孩子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家长和学校的正确监护和引导在此刻尤为重要。

  家长们可以拿出更多时间和耐心,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活动,转移“集卡”相关的注意力。少年儿童天然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等他们发现比集卡更有趣的事情,这种沉迷集卡的情况也会顺其自然得到改善。

  此外,家长们在引导时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将少年儿童的兴趣行为“一刀切”地粗暴制止。未成年儿童正处于对世界产生好奇与探索的阶段,如果没有到达过度和偏激的程度,也不需要过分担心,在不过度消费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们的乐趣多一点包容,多方合力给孩子们一个积极、快乐的童年。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