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海报时评

海报时评丨“无陪护”病房如何更好解决住院陪护难题

2024

/ 06/1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瑞琪

手机查看

  刘瑞琪

  近期,“无陪护”病房走进大众视野,得到了诸多网友的好评,引发广泛关注。早在2017年,福建的部分医院便开始探索“无陪护”模式,今年以来,试点范围不断扩大至福建所有三级医院,延伸至二级公立医院,浙江、天津等地也在陆续推进试点。

  所谓的“无陪护”模式并非无人陪护,而是代替了以往家属或者自聘护工的方式,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和医护人员24小时为住院患者提供生活照护和医疗等服务。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为例,一名护理员大概负责看护3-5间病房,根据患者病情动态调整配置。其花费低于护工的市场价,部分医院还将陪护费纳入医保,用不高的价格就可享有护理员提供的全面的生活照料。

  对于患者家属来说,“无陪护”模式能大大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困境。在当代家庭结构下,作为独生子女的年轻夫妻面临着要承担照顾4位老人的重负,既要上班又要亲自陪护,这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若请护工进行陪护,国内护工市场水平参差不齐,价格偏高,缺乏统一监管等乱象令人头疼,甚至还有“黑护工”虐待患者的情况,并不能使得患者家属完全放心。

  再观医院,“无陪护”模式重塑了医院的病房秩序。以前住院病人的家属通常在病房内或者走廊加床陪护,人员复杂,难以管理,甚至堵塞了紧急抢救的通道。在“无陪护”模式下,病房内只有患者和医护人员,治疗环境变好的同时,医院的整体管理成本也随之降低。因此“无陪护”这种集约化的护理方式,对医院、患者、家属、护工管理等都有好处。

  目前,“无陪护”模式推广实施的主要难点在于,不少家属还是传统观念中的“患者需要亲人陪伴”“自己陪护更放心”,或者担心这种模式的服务能否达到患者和自己的预期要求。护理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是否专业?一对多的护理模式能否及时发现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变化?等等问题使得不少家属对其持观望态度。

  不能否认,“无陪护”模式需要护理员与医护人员的高效配合,以及对于护理员群体的规范管理与明确要求,这一模式本身也还在更多的实践与摸索中优化。其实无论是进行“无陪护”、家属自愿陪护、还是请护工陪护,最终都是想让家属少受累、患者早康复。多一种模式,就是给生病的患者和身心俱疲的家属多一种选择,用更优化的服务和更亲民的价格,让大家不再为住院陪护如此焦头烂额。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