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偷拍”事件:保护自身权益需用正确的方式
22:28
近年来,通过网络曝光不良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逐渐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维权方式之一,但我们绝不能任其成为“伤人” 的利器。在人人手拿麦克风的网络时代,我们更应严守法律底线,慎思慎言。媒介和舆论的武器,并不是让我们肆意造谣传谣、宣泄情绪,成为一个施暴者。它们本该是在我们身陷困境、无处发声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后的“法宝”。但如果“法宝”被过多的人利用去捏造谣言,混淆视听,消费大众的信任与善意,那么到头来再灵验的“法宝”也有失灵的一天。
2023-06-11
牛乐耕
近日,广州地铁“大叔未偷拍仍遭女子曝光”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从最初女生发文维权到如今道歉认错,几天时间里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该事件为何会演变成全民热议的公共事件?背后折射了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微观》与您一起探索。
媒体发声
人民日报微博 2023-06-14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理所应当,却不能漠视甚至侵犯他人正当权益。必须意识到,无端指责不是维权,恶意揣测也不是维权,网络曝光更不是维权。相比现实生活中,网络空间里任何信息的扩散和放大效应都会倍增。一旦以讹传讹,炮制的谣言几经传播,就有可能会成为贴在一个人身上的牢固标签,影响乃至阻碍现实生活。借用一位网友的发言,事件发展至此,“本人得到教训,公众得到教育,善良得到尊重”,未尝不是一个画上休止符的恰当节点。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否通过类似事件,凝聚起网络言行的共识,保持维权有道、关注有度、就事论事,还互联网一片风清气正。
人民网 2023-06-13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曝光不能触碰法律“红线”。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以及个人信息权益等是人们的基本权利,也是人们正常生活的保证,必须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必须严守法律底线,依法处理好公民自由表达和隐私权等合法权利保护之间的关系。曝光视频的发布者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很可能被追究相关民事乃至刑事责任,这也提醒每一个人:选择网络视频曝光的办法需要慎之又慎,否则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工人日报 2023-06-13
事实上,近些年来的一些网络热点事件中,不管是无心的造谣,还是有意的网暴,很多人觉得,在网络上随手写下一篇“小作文”或是发表一两句评论,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网络是一个“放大器”,一旦成为舆论热点,互联网释放出的能量往往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很多人对这句话都不陌生,但有时,有些人还是会“上头”,在网上随意发文、任性评论,直到警察找上门来,自己才会真正理解“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含义。在这起事件中,当事双方和解当然是我们乐见其成的,网友们也应该停止对当事女孩的网络暴力。前一秒是网络上的施暴者,下一秒就可能成为被施暴的人——这句话应该被我们每个人谨记。
九派新闻 2023-06-13
都说这是人人手拿麦克风的时代,但是人人麦克风不能成为了人人乱放风。社交互联网上,能通过虚拟环境宣泄不良情绪,人也容易失去基本的自我审视,陷入畸形的价值观里而不自察。虽然是虚拟环境,但乱放风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实实在在的。网络时代,发声变得很容易,但可以发声不代表可以随意编排、侮辱他人,为宣泄个人情绪而制造虚假信息、侮辱他人的,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本网观点
22:28
近年来,通过网络曝光不良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逐渐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维权方式之一,但我们绝不能任其成为“伤人” 的利器。在人人手拿麦克风的网络时代,我们更应严守法律底线,慎思慎言。媒介和舆论的武器,并不是让我们肆意造谣传谣、宣泄情绪,成为一个施暴者。它们本该是在我们身陷困境、无处发声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后的“法宝”。但如果“法宝”被过多的人利用去捏造谣言,混淆视听,消费大众的信任与善意,那么到头来再灵验的“法宝”也有失灵的一天。
网言网语
流量带来的可能是热度,也可能是引火上身。网络就是公共场合,做事说话一定要谨言慎行。
经警方调解和解以后,还把视频发网上打上“猥琐男”的标签,这不是维权过度,是恶意侵权,主观故意。
狼来的故事还历历在目,这种事情频发的话,最受伤的是真正遇到困境的女性。
成年人做错了事就应该付出代价,不是光一句道歉就可以抹过去的。
往期回顾
第36期:“事事打分”的APP真能实现“班级优化”吗?
2023-06-05第35期:歧视乘客,谈何国泰?
2023-05-26第34期:“网红”文旅局长如何走好下半程?
2023-05-19第33期:“高铁掌掴”事件:还有哪些疑问待厘清?
2023-05-10第32期:因插队被做成表情包,谴责不文明怎能跑偏?
2023-05-06第31期:“全职儿女”到底是不是啃老?
2023-04-29第30期:“指名道姓”曝光“公交色狼”,您赞成吗?
2023-04-21第29期: “裹脚布”死灰复燃,是谁在开历史的倒车?
2023-04-15第28期:新生儿“微电影”是门怎样的生意?
2023-04-11第27期:城市管理真的需要这种“洁癖”吗?
2023-04-03第26期:以中考加分来鼓励生育,是否合理?
2023-03-15第25期:该不该限制罪犯子女考公?
2023-03-04第24期:如何看待短视频平台的炫富现象
2021-04-25第23期:做好网络诚信的践行者和监督员
2021-01-11第22期:缘何引起“突出家长群”的怒吼?
2020-12-09第21期:为何人们都爱自称“打工人”?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