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精神强健心灵

2018-08-28 09:42:00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苑基荣
苑基荣
  雅加达亚运会激战正酣,21岁的广东姑娘刘湘打破了尘封9年的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50米仰泳项目中游进27秒的女子选手。这位身体并不强壮、伤病缠身的运动员,凭着坚持高强度高水平训练,实现了“让自己的实力超过颜值”的誓言。人们为这块含金量十足的金牌而自豪,也为超越艰难的拼搏精神而感佩。

  为印度夺得女子摔跤项目首枚亚运会金牌的维内什·波加特,也收获了同样的敬佩。依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摔跤吧!爸爸》热映全球,而维内什正是电影中“老爸”的原型马哈维亚的侄女。荣誉背后,同样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其中有因伤泪别奥运的苦楚,也有8岁开始练习的坚守。维内什感言:训练比电影里起码要严格10倍。电影增加了充满张力的热血情节,而真实的训练,却是十数年如一日的汗水浇灌。

  刘湘不靠颜值“圈粉”,维内什没有坐守家族的光环,她们用体育精神实现了心中的梦想。虽然通过体育改变命运的努力并不总能成功,即便获得金牌也不等于成就了人生的一切。但一旦梦想配上为之付出的行动,人们就已经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强者。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世人瞩目抑或默默无闻,这种自立自强、坚持不懈的品格,为社会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

  在印度,体育行业过去常被人轻视,而女子抛头露面更会招致非议。马哈维亚一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成就了自己,也让摔跤运动流行起来,他们用成绩改变了人们对运动员的成见,逐步融化着性别歧视的坚冰。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勇夺五连冠的女排姑娘成为全民偶像,女排精神给刚刚走出“文革”阴影的人们带来一股久违的新风,举国上下以激情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奋力追赶世界。可见,体育精神也能走出赛场,它不单能激活运动员的潜能,更有着强健时代心灵、改变社会风气的巨大力量。“体育强则国运昌”,作为涵养时代精神的重要手段,体育精神也引领着人们的脚步,激励着人们积极向上、开放进步。

  无论岁月几何,体育精神都不会被时代抛弃。刘湘把菲尔普斯当作自己的榜样,而现在的她也成为了众人的榜样;听着贫民窟球星历经坎坷而成功的故事,街巷里的足球比赛成为南美各国的一道亮丽风景;更不用提“铁榔头”郎平,“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体操妈妈”丘索维金娜,他们已是各国青少年的励志标杆。体育不是少数人的游戏,竞技比赛不光旨在追寻“更高更快更强”,更能够带动全民从欣赏体育走向参与体育。无论是朋友圈里“晒步数”,还是社区篮球竞高低,只有让健身和运动回归生活,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方能实现良性循环、比翼齐飞,也才能让更多人在体育中感受到奋斗与激情。

  在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每个国家的旗手身边,都站着一个捧着小小树苗的孩子。树苗,寓意着环保;孩子,代表着未来。即将长成“奥运森林”的幼苗,也象征着体育精神可以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竞技不停,精神不老。每个孩子在流汗对抗中获得体育的馈赠,我们就一定能磨砺出无惧挑战、战胜自我的民族性格。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