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典范”构建上合命运共同体

2019-06-17 10:40:00来源:央视网作者:张茂荣

张茂荣

  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发表题为《凝心聚力 务实笃行 共创上海合作组织美好明天》的重要讲话,提出要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团结互信的典范、安危共担的典范、互利共赢的典范和包容互鉴的典范。这“四个典范”明确了上合组织未来发展目标,为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

  上合组织是迄今唯一在中国境内成立、以中国城市命名、总部设在中国境内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中国是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和推动该组织稳健发展重要力量。继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提出“五观”(即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全球治理观)之后,习近平主席在此次比什凯克峰会上提出“四个典范”,符合上合组织现阶段发展的基本特征,将推动该组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四个典范”与“五观”一脉相承,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四个典范”分别对应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不同领域,覆盖了上合组织合作的所有重要方面,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搭建起了四梁八柱。首先,上合组织要做团结互信的典范。对一个地区合作组织而言,各成员国只有政治上团结互信,才能不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汇聚起强大力量。因此,“团结互信的典范”被放在“四个典范”的首要位置,彰显了其是另外三个“典范”的基础和保证。其次,上合组织要做安危共担的典范。安全是发展的基石,最近全球不同地区发生的大规模恐袭表明,恐怖主义依旧是各国面临的最大非传统安全威胁。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此次他重申了这一安全观,强调要不断完善安全合作的法律基础,加强信息共享、联合行动、网络执法,着力提升本组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再次,上合组织要做互利共赢的典范。只有互利共赢,合作才能坚实长久。在对外经济合作中,中国始终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给世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机遇”。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贸易投资自由化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要实现互利共赢,就必须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国际贸易碎片化和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最后,上合组织要做包容互鉴的典范。上海合作组织所处的欧亚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在此交融汇聚。鉴于本地区文明的多样性,只有摒弃文明冲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才能促进各国人民世代友好、共同发展进步。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包容互鉴的典范,正是基于对文化交流互鉴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习近平主席擘画的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得到各成员国的广泛认可。继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宣言写入“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本次比什凯克峰会宣言提出,“倡议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十分重要”。连续两届峰会宣言写入“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两者作为上合组织发展方向的定位得到强化。此次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典范”,是对上合组织成功经验的凝炼总结,也是中国为推动落实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而提出的重要主张。落实好“四个典范”,有助于推动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从更广的范围来看,“四个典范”将成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借鉴。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愈演愈烈,某些国家奉行本国利益优先的战略,导致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在履职方面遇到困难和压力。鉴于此,中国提出的“四个典范”将通过打造团结合作的“上合样板”,给全球治理和多边合作注入更多信心和正能量,有利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作者张茂荣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