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

2019-06-30 10:51:00来源:大众网作者:
朱延鲁

  杭州市凤凰小学推行轻声教育,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相应等级音量说话,取得良好效果。放学时老师需用扩音器维持秩序的嘈杂场景不见了,“学生整队从教室到校门口,几乎一点声音都没有,他们有序排队静静走出校门;而校门外等候的家长,一边聊天一边张望,孩子出来了大声呼喊着……”成为常态。

  轻声教育,更多时候是要求家长、老师要给孩子做好表率,注意不同场合说话的音量。像凤凰小学这样,不仅对教师提出相关要求,也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确实少见。轻声,不是让孩子们沉默寡言,而是分清场合,需要轻声细语交流时就不要大声喊叫。

  国民素养要具备国际水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同的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

  成年群体中,不乏公共场合大喊大叫、嬉笑怒骂者,不仅有损自身形象,也会扰乱公共秩序。这些人,如被当面制止,也会羞愧于心。自身不觉,若被人指出,则顿感不妥,这就是典型的缺乏“不同的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这样的意识。究其原因,轻声教育缺位使然!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把握不同场合讲话的音量,就要抓“轻声教育”这个总阀门。学校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小中大学循序渐进,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控制不同场合说话的音量,依靠的不仅是培养,效仿也是重要抓手,这一点,在娃娃阶段更加明显。

  “倾听、就餐、集会及公共空间等,要0级音量静无声;课堂上同桌交流,或课间两人交流都要用1级音量悄悄说,尽量不让第三人听到;一个人课堂上当众发言,用3级音量平常说,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在阶梯教室舞台上,用4级音量大声说;户外活动、集会演讲,室外运动比赛等,用5级音量放声说……明确什么样的场景,使用什么级别的音量,这样的规范让孩子们很容易领会,加以引导,形成常规,这是轻声教育培养的范畴;“走廊上跑闹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偶尔会有同学一时兴奋大声说话,但提醒一次之后就不会再犯了”,孩子们年龄相近、兴趣相仿,不管是集体活动还是上学放学,在活泼好动的年纪,在什么样的氛围中就容易形成什么样的习惯,这就孩子们相互效仿的结果。

  生活水平的改善与国民素质的提高相互匹配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平衡发展。近年来,经济的富足促成出境游越来越普遍,但走出国门后的国民素质成为影响我国形象的一大壁垒,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已成诟病。提升国民素质,非朝夕之功,开展轻声教育,凤凰小学用自身实践开了个好头,因此各方应足够重视、形成接力,引导更多孩子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