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大众网·海报新闻
手机查看
苏 昕 33岁,淄博。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界最高奖“泰山文艺奖”获得者(摄影类二等奖)、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摄影报道创作型人才培养”学员、中国日报社《百名摄影师聚焦新中国70年》画册入选作者、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参展摄影师、山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博山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博山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
一、视频作品
苇 场
二、摄影作品
单 幅
1、特殊时期·特殊生活
2、翩翩起舞
3、生活中的层次
4、守护“蓝天”
5、规范的城中早市
6、山村的坚守
组 照
1、柳戏母亲
柳子戏,又名“弦子戏”,亦称“北调子”,元明时期兴起,是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全国的柳子戏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官方仅存山东官方柳子剧团,民间仅有菏泽民间宋家班。面对柳子戏这个古老戏种后继无人的困境,菏泽宋家班柳子剧团团长刘自文,毅然决然的承担起了柳子戏的传承重任。这不仅是非遗文化的传承,更是让接受戏曲教育的孩子们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这不仅是物质的“脱贫”,更是精神上的“脱贫”,刘团长和剧团也在努力着,相信他们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自幼学习柳子戏的刘自文,对柳戏有难以割舍的感情,5年前,她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投入到了剧团。招收学员,免学费,包吃包住。但是,随着前途的渺茫和经费的负担,学员从百余名已减少只有十几人。
即使这样,刘团长还是坚持细心培养,对学员依旧严格要求。
孩子们早已学会了自己化妆。
孩子们都很用功,年龄最小的“小牡丹”也每天自律的练功。
演出之前学员们向刘团长行敬师礼。
追星、手游也已走近这群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让刘团长颇感忧虑。
几年时间,刘团长老了很多,为了剧团的生存,常常茶饭不思。每天除了带领孩子们练功、演出,还要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洗衣做饭,一忙就到深夜。
虽然徒儿们还是踌躇满志,但是前方有没有路,刘团长早已满是担忧。
“乐队”只能依赖简单的电子设备,小演员们也无法感受乐队的氛围。
敢问路在何方,是否布满荆棘,孩子们用汗水坚持的柳子戏,能否让他们飞翔……
小学员最小的四岁,最大的15岁,其中有盲人、有孤儿,大多家庭困难,刘团长执着着对柳戏的爱,对学员的爱,坚守着......
2、苇 场
立冬前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马踏湖的万亩芦苇进入收获期,湖区群众开始对各自承包的芦苇开镰收割。
苇农们每天收割的芦苇,即割即运,而负责转运和销售的管理场所,便是“苇场”。
因为湖滩的特殊地形和苇草的收割方式等原因,运输苇农们收割好的芦苇,大多沿用马车的形式,把散布湖区的苇草集中到“苇场”,然后在“苇场”进行集中的整理筛选和装车运输销售。
正是这“小小”的苇场,联系苇农与市场,把湖区芦苇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长并拓宽了芦苇产业链条,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稳步实现脱贫增收致富。
马车载着收割好的芦苇从苇地里驶过。
收割芦苇的“苇农”
负责运输芦苇的赶车人,马匹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自己的“家人”、“亲人”,是自己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芦苇从苇地到苇场的运输过程。
苇场的芦苇装卸
在苇场进行苇草的整理和筛选,不过质量的苇草用途和价格均有区别。
苇场工作的农民,给农民带来经济收益,带动农村经济。
田江承田师傅不仅是苇场的管理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苇宫灯”的传承人,田师傅把自己的技艺无偿教给大家,希望“芦苇宫灯”这们芦苇的艺术,不仅能够传承,更能带领村里的手艺人从芦苇编织中收获经济价值,开拓芦苇致富的新道路。
苇场全貌
瑞雪兆丰年,前程好致富。
3、琉璃热成型:淬炼瞬间缔造永恒之美
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在博山。山东博山素有琉璃之乡之说,琉璃制造在博山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制造一件琉璃热成型作品,博山艺人一般采用吹、塑、展、粘、捻、拉等工艺技术,利用琉璃的流动性、可塑性、粘展性等特点,将高温熔化后的琉璃液态物质瞬间造型,加工成所需的形状。由于琉璃的特殊性质,从液态到固态成品的时机转瞬即逝,所以琉璃制作是争分夺秒的舞蹈,要在有限的冷却时间内完成琉璃造型的拿捏。 琉璃热成型,是一种技与艺高度融合的工艺,是瞬间的艺术。
配料,一般琉璃配料在10种左右,需要在琉璃制作的前一天晚上配料下料。
溶化,熔炉温度需达到1400℃,过程大概需要13小时左右,使原料完全溶化。排泡,下料溶化后第二天早上进行排泡工序,排除已溶化原料里的气泡。
琉璃热成型制作准备的工具。
取料,需要从1400℃的高温熔炉内进行取料。
取料之后准备进行塑形工序,从小至大循序渐进加料、反复塑形。琉璃一旦冷却就无法塑型,所以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成型。复杂的琉璃成型还需要反复回炉加温。
吹制,吹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使用一根中空的铁管,通过吹气来控制琉璃成型的大小。
不同的琉璃制品需要用相应模具甚至多人合作而成。
各种琉璃热成型过程中的光影魅力瞬间。
匠人对琉璃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捻、拉成型,在高温熔炉的炙烤下挥洒汗水。
由于工作环境在高温下,所以一般琉璃工作时间是一上午,有些需求量大的情况下延长一两个小时,所以中午只有短暂的时间吃饭,匠人大多自己带些快捷餐点,在工作台午餐。
琉璃塑型之后需要放进专门的炉内冷却,一般分三到四个炉,设定温度递减,三天左右降温冷却完成取出。
热成型琉璃冷却出炉,需要人工进行精细打磨、抛光,最后完成琉璃成品。
4、村 戏
在鲁中山区的乡村里,有一项传承多年的民俗:村戏。村戏种类包括京剧、五音戏、梆子戏等等,演员都是本村村民,以言传身教一辈辈传承的技艺表演。有时也跟临村“互动”,派各自的队伍去临村演出。由于经费的紧张,包括出场的道具、服饰,再到化妆的颜料等等都是廉价品,再加上表演环境的简陋,在村头扎上简易棚就开唱,夏季高温,冬季严寒,对表演者都是极大的挑战。
由于网络媒体的发达,农村唱大戏的少了,看戏的农民也少了,总之在农村搭台唱戏的事儿越来越少了。
在村头搭好舞台之后,演员和工作人员集中在台前吃饭,为接下来的表演做准备。
没有预告,节目单就用粉笔写在黑板上。
演员在简陋的环境下进行化妆。
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有些配角直接不上妆,或者顶多戴个廉价面具就上台。
演员在“舞台”后面进行“彩排”。
演员在村委大院里留影。
乐队在做最后的协调拿捏。
演员的“台词本”。
有些情况也把本场的题纲挂出来,图中演员在上台前练唱。
台前与幕后。
村戏演员带妆照。
演出一场就是几个小时,一天下来三、四场,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图为演出结束,演员带着十分疲惫的神态返回后台。
责任编辑:杨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