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江山
山东农机制造业在全国的“霸主”地位几乎无人能撼,有去年的一组数字为证:
大中型拖拉机占全国产量的29·16%;小型拖拉机占全国产量的43·1%;三轮农用车占全国产量的79·24%;联合收割机占全国产量的55·2%……
山东是名副其实的农机大省,很多产品产量在全国所占比例都在40%以上,有些产品达到了80%,而且国内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均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
不但去年的情况是这样,而且多年来我省农机制造业均走在全国前列。
三轮农用车行业,当初全国有生产企业120多家,到现在仅剩下十几家,但真正具备竞争力的只有几家,而我省就占5家,其产销量占全国的近80%。
一大批农机品牌,如时风、常林等,在全国更是有着广泛的知名度。
大而不强
韩兆海是山东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谈起山东农机,他如数家珍;说起现状,切切之情溢于言表。
他用一组数据概括了我省农机制造业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省农机企业没有一个出口交货值过亿元的,绝大多数徘徊在2000万—3000万元之间;
我省农机产销量占全国的1/3强,但销售收入过3亿的有19个企业,其中过10亿元的仅有6个企业,过50亿元的只有2个企业。利润过3000万元的仅有10个企业。
近年来,我省新生的小拖生产企业有80家之多。去年真正达到经济规模,也就是说年产量超过10万台的仅有2家企业(时风、常林),有10家企业维持在1万—3万台,80%的企业是年产量仅有几千台甚至几百台。
我省农机企业普遍重国内市场,轻国外市场,在出口渠道上至今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固定载体,也没有形成稳定的业务渠道,过多地依赖随机性较大的“项目”,即便是已批量出口的产品,由于售后服务跟不上,也同样缺乏国际竞争力。
一些农机企业把简单规模的扩张作为企业发展的惟一途径,只讲做大,忽视做强,把让利不让市场作为企业提高占有率的经营法宝,片面追求量的增长。我省的农机工业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产品的同质化严重,性能上也没有新的卖点,最后大家只能拼价格,不但在国内拼,还到国外拼,拼到最后是两败俱伤。
一家农机企业的老总说,我们的企业以产量论英雄,技术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产品没有实现多样化,也没有拉开产品的档次。尽管近几年有些新兴企业进入农机行业后,发展速度较快,成绩骄人,但也不是依靠技术领先,而是靠机制上的优势,资金上的充足。
韩兆海说,改变我省农机工业多而分散、大而不强的现实,大家应摒弃前嫌,联手打造企业战略联盟,利用我省农机工业的整体优势,共同开发国内外市场,进一步确立我省农机工业在全国的霸主地位,打造山东农机走向世界的品牌。
机不可失
3月30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国家已正式启动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
最近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政策,提出并实施的保护基本农田、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业投入等措施,必然会拉动农机市场,对我省农机企业无疑是个利好。最近很多地方已减免或取消许多涉农收费项目,其中包括农机收费。安徽省已在全国率先取消拖拉机养路费。
据国家统计局的消息,今年全国对大中型拖拉机的需求将趋旺盛,而这正是我省的强项。
目前,国际市场上对农机需求也呈增长态势。如中亚各国,农机制造比较薄弱,而这些国家都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在其进口的机电产品中,80%以上是农业机械。这对于拥有诸多优势的我省农机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虽然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大型农业机械并不多,但中小型拖拉机和与之配套的中小型功率柴油机、柴油发电机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用运输机械、耕作机械等却已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这些产品在我省起步早、产量大、生产集中度高、价格低、质量稳定,在国际市场空间大,尤其在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根据国家海关统计,去年柴油机全国主要出口企业有3家,我省就有2家:山东潍柴集团、山东巨菱集团;手扶拖拉机主要出口企业是山东常林集团。
种种信息表明,新市场、新需求向我省农机工业提出新挑战,山东农机制造业迎来又一春。
□ 本报记者 李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