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精英”
2007-05-31 16:25:00
|
|
|
|
新华社记者张晓晶、王娅妮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人生模式: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白领阶层=成功人生。在这种模式下,孩子从小就背负着成才的重负,童年因此失去了很多快乐。 这是发生在北京一家辅导机构公共英语课上的真实一幕:一个10岁的小男孩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被老师大声批评,当场哇哇大哭,这个场面让在场的家长无不为之心酸。 “现在对教师和学校考评标准还是分数和升学率,一些老师只关注班上学习好的学生,对大多数学生重视不够。哪个家长也不敢放松孩子的学习。”济南市一位小学生的家长对记者说。 山东省淄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耕祥认为,当前我们的教育模式是一种精英教育,以培养尖子为目标,但尖子只能是少部分人,让多数学生牺牲快乐的童年、少年时光来一起“陪读”,是不科学的。按照教育规律,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首先是成人教育,培养心智健全、身体健康的合格公民,然后才是成才教育。现在学校为了追求更高的升学率,放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学生的成人教育变得可有可无。 我们培养的精英是否被社会承认?专家认为,考试成绩好并不代表一定就有成功的人生,很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往往并不是学校里的第一名,他们不囿于课本,敢想敢做,这对个人成才往往是更重要的。 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志民说,在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上,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语出惊人:“我所认识的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拿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很多,其中很少是学校里面考第一名的。”此言一出,足以令国内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瞠目结舌。这是对我国“精英教育”模式的有力一击。 专家认为,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谐社会建设不能忽视每个人的发展,再实行精英教育就是对大多数学生发展权的漠视。(完) |
|
 编辑:
王静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