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育儿首页 精彩推荐 专家问答 早期教育 育儿锦囊 宝宝美食 家有宝贝 营养保健 婆媳之间 准妈妈课堂 宝贝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育儿 > 育儿早期教育

今年考研族“改行”的不少

2006-11-16 05:01:00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已于日前结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往年的研究生考试报名相比,就业形势成了今年主导考生选择报考专业的主导因素,近半数考生“改行”,选择了跨专业报考。
  半数考生“改行”
  本科学的是哲学专业,研究生报考的是经济专业。记者调查发现,在刚刚结束的2007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中,像这样跨专业的报考成了今年报考一大特色。放弃自己本科所学专业而改报其它专业的考生,在有的班级甚至占到了三分之二。鲁东大学大四学生高琳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班级一共有40多个学生,考研的学生有25个左右,而选择报考其它专业的同学就有近20个。高琳向记者介绍,其实别的学校,别的专业也普遍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就业形势决定考研方向
  据了解,选择跨专业考研的考生,有的是为了拓宽知识领域、掌握更多技能,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但更多的情况是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驻烟某高校的大四学生刘岩告诉记者,自己本科时学的是历史专业,但是听说今年系里很多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便转而报考了就业形势相对较好的新闻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让我们不得不提前考虑”,小刘无奈地说。“我们在选择报考专业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未来的就业”鲁东大学大四学生张波说,他自己就放弃了原专业,转报了管理学专业。他相信,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就业增加砝码。
  跨专业考研不能盲从
  虽然很多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希望以此来增加就业机会,但是一些高校的老师却对跨学科报考现象表示担忧。
  山东工商学院宋英杰老师认为,通过多学一门知识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这无可厚非,但是跨专业考研几乎是最难的一种考研类型,失败的可能性很大,选择当下热门专业“跨考”的做法一定要慎行。
  一些成功“改行”的硕士研究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醒跨专业报考的考生,如果考生下定了决心选择跨专业报考,一定要把所报考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打牢。同时应多关注所报专业领域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和学术观点,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做到心中有数。
  文/谭利明
  ■新闻链接
  2007年考研网报人数逾170万
  2007年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阶段已经结束。据记者了解,截止到13日,2007年考研大军网报人数已突破170万人,报名人数将高于往年。
  报名参加2007年研考的学生恰好是全国高校扩招高峰的2003年入学的本科生,这批学生比上年增加了60万,达到320万之多。专家推测,经现场确认后,报考2007年研究生的人数可能达到145万到152万人,远高于2006年考研的127万人。而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考研人数呈逐年上升,2006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已比上年增长了9%。
  文/刘昊
  编辑: 解西伟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家有宝贝:::
  • 应验
  • 养着玩
  • 喜欢就结婚
  • 睡觉后再敲
  • 爸爸叫“老公”
  • 长大了当爸爸
  • 狗狗呢
  • 真难为青蛙了
  • More…
    :::宝宝图片:::
    More…
    今年考研族“改行”的不少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