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奖高考状元该不该
2007-08-02 08:52:00
|
|
|
|
清华教授:从不鼓励重奖状元 录取黄润华的清华大学热能系的系主任姚强教授直言,“各地把这些孩子捧得过高”,并给所有头顶“状元光环”即将进入清华的学子们泼了一盆“冷水”:清华大学鼓励社会帮助考入清华的寒门学子完成学业,对于巨额重奖状元,他们从不提倡。姚教授说,“对于所有进入清华读书的学生,之前的一切成绩都要归零,大家将重新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这些有状元头衔的学生进入清华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当事人:上清华是另一个起点 当记者昨日将清华教授的观点告诉获得重奖的黄润华时,他答道:“我自己本来就是这么考虑的。”黄润华告诉记者,清华大学只是另一段学习历程的开始,自己的自理和自学能力都不错,对于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应该没有问题。而刚拿到的10万元奖金,黄润华表示除了交学费以外,其他的会先存起来,究竟拿来干什么自己还没想好。至于外界关于我获奖的争论,我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高考状元是过去的我,但不是将来的我。 武大教授:重奖促进教育发展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表示了赞同。他认为,教育资源的支持和拉动,不管是精神奖励还是物质奖励,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动力,形成一种社会导向作用,这完全可以。有人认为与其重奖状元,不如把钱奖给其他无钱读书的孩子更有意义,周运清表示,这是社会奖励多样性的问题,并不能因此而否定重奖状元的作用。重奖政策体现出镇政府想发展本地教育,是教育资源作用最大化的一种表现。 中学教师:“重奖”之下可有“勇夫”? 河北师范大学周红松老师认为,无论是学校自我炒作,还是媒体乘势炒作,再或是外界重奖状元,这都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过分的炒作对学生本人更是弊大于利。这些,都与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实践告诉我们,炒作“高考状元”往往使高考幸运儿变得心浮气傲,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 整理/张启伦 |
|
 编辑:
解西伟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