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教育新闻 > 看点
本站搜索:

北京人大学匾下谈何“知识改变命运”?

2012-09-13 17:05:00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关键词: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不公 北大 教育公平 大学精神
[提要] [财讯网]北京人大学匾是对中国高考招生制度地域歧视的讽刺。作为中华名校,北大或许无力改变城乡教育不公的现状,但至少可以在高考录取时少一点人情性的倾斜,多一点公平的社会责任。

  北京人大学匾是对中国高考招生制度地域歧视的讽刺。如果我们连参加一次公平高考的权力都没有,我们向往的北大变成了北京人的“自留地”,又谈何教育公平和“知识改变命运”?作为中华名校,北大或许无力改变城乡教育不公的现状,但至少可以在高考录取时少一点人情性的倾斜,多一点公平的社会责任。

  9月11日,来自河南的几个学生,来到位于北京西单附近的教育部,给教育部部长送鸭梨,“希望帮他们分担压力,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提高外省录取比例。”结果鸭梨被委婉拒绝;90后河南小伙程帅帅计划给北大送“北京人大学”匾,被警方带走。而此前,程帅帅曾对媒体呼吁取消高考户籍歧视。

  这是继北大在京一批次扩招33.6%之后,北大又一次因高考不公被推上舆论风口。而“北京人大学”匾背后,中国高考制度的地域歧视问题也再次引发热议。

  有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在北京总共投放了414个招生名额(医学部368人),而在河南今年的招生计划则为108人(医学部28人)。清华今年在北京招生计划是203人,而在河南仅招91人。而根据2011年的录取数据,每万名考生中考入北大的比例,安徽为1.27,河南为1.87,北京为52.5。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一人能上北大;北京每190名考生中,就有一个可以上北大。北京学生考上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这就意味着,即使安徽河南等地的考生“头悬梁锥刺股”,他们在高考的考场上也难以拼过北京本地的考生,而原因只有一个:地域区别导致的门槛不同。

  就地域而言,北大等名校地处首都北京,北京当地政府在办学环境和教学发展方面,都为其提供了优越和丰厚的物质和人力支持。北大等名校的招生政策上适当向北京当地考生倾斜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就近些年来北大在各地招生比例的严重失衡来看,北大这种人情性的倾斜,明显的忽视了一个“度”的问题,把属于全国人民的北大变成了北京的“自留地”。另外,北大“北京化”现象也远非个例,近几年京沪等地名校在本地的招生分配指标也居高不下,本地化现象愈加明显。也由此不断引发人们对北大清华等名校招生指标地域歧视的质疑和指责。

  在这样的前提下,改革高考招生指标分配制度自然成为众心所向。之前有人大代表疾呼实行名校招生名额分配听证制度,更有人提出“全国重点大学招生公平性的建议”。然而,高考录取地域歧视的坚冰却一直无法打破,千呼万唤的异地高考政策不久前终于出台,但苛刻的三个准入条件却带着赤裸裸的“拼爹”本色,让所有随迁子女望而却步。

孙海燕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