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教育新闻 > 热点
本站搜索:

异地高考应设准入条件 难点在地域资源不均

2012-08-14 11:07:00    作者:李媛   来源:广州日报  

关键词: 高考政策 高考移民 高考招生 留守儿童 异地高考
[提要] 异地高考: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规划提出,推动各地制定非户籍常住人口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省内流动人口就地参加高考升学以及省外常住非户籍人口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升学的办法。

  异地高考: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规划提出,推动各地制定非户籍常住人口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省内流动人口就地参加高考升学以及省外常住非户籍人口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升学的办法。这被社会各界视作是争论已久的“异地高考”终于被纳入教育发展蓝图。

  近几年来,围绕“异地高考”的争议声从未中断。赞同者认为这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反对者则担心带来新一轮“高考移民”,损害本地户籍考生的权益。尤其在北京、上海这种流动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争议尤为激烈。

  然而,拨开层层争议的迷雾,教育制度作为整个社会制度的一环,它所遭遇的变革困境是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后需要重新调试的一个缩影。“异地高考”究竟因何而生,为何而来,将向何去?多位专家就此话题进行了讨论。

  文/本报驻上海记者李媛

  嘉宾观点

  制度上应设置一些准入条件,比如纳税、有中学阶段的完整学籍等,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条件在总体上阻止钻政策空子的人。 段成荣

  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应从改革高考招生体制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两个角度入手。 韩强

  出现一方想考不能考,一方想招不能招的难题,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户籍限制问题了,是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着部门分割造成的。 储朝晖

  界定:“异地高考”主体应为随迁子女

  尽管媒体舆论与民间声音不断地就“异地高考”进行辩论,但很多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在很多时候,争论双方对于“异地高考”的概念界定并不清晰。许多人反对的焦点,就在于“异地高考”会不会变成“无限制的高考大迁徙”。

  但事实上,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已经对“异地高考”做出了界定,他认为“异地高考”实际上指的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而学界也普遍认为,“异地高考”的主体应当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异地高考有其特殊背景,改革开放30年来,大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了长期的流动,他们的子女在居住地上了小学上了初中,甚至上了高中快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期望可以就地参加高考。我们现在讨论异地高考,更多的是针对这个现象来说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段成荣告诉记者。

  一旦明确了“异地高考”的概念,其实不难看出,“异地高考”绝不是一夜之间突如其来就成为矛盾焦点,也绝不是一个新话题。在众多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参加高考的需要变得迫切之前,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甚至可以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逐渐成为常态后的必然结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实际上,在早些年讨论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时,异地高考的话题就已经被提出。“现在这些孩子已经在居住地接受了义务阶段的教育,而这一群体也日益扩大,所以问题就尖锐起来。”

  变革:难点在于教育资源地域不均

  事实上,“异地高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它是众多流动人口家庭在新的环境里,为了过上正常乃至更好的生活,需要面对、需要解决的众多问题中的一环。只是由于历来中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视,才格外彰显。问题的实质在于,随着流动人口群体日益庞大,相应的各种公共政策制度也应该随之发生改变。

  段成荣指出:“有很多孩子出生在城市,没有在老家的生活经历,各地的教程、教材设置也不一致,回老家读书就要与父母长期分离,让这些孩子回老家读高中、参加高考不现实。”

  换言之,如果“异地高考”迟迟不能取得进展,不仅会给现存的随迁子女这一群体带来不便,更会在未来,让“留守儿童”、“候鸟儿童”等社会问题长期存在。

  储朝晖表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居住地高考的问题,其实也是解决这些家庭的问题,“不管是从哪方面讲,都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机会。”

  既然“回不去”,就要“留下来”,随迁子女“留下来”高考的首要障碍就是户籍。在争论中,也往往是以户籍的不同划分阵营外地的家长迫切要求放开“异地高考”,本地的家长则普遍反对,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流动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争论尤为激烈。

  不过,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韩强认为,户籍制度的限制仅是表象。他表示,“异地高考”最大的难点和阻碍,在于业已形成的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配格局,实质问题还是高校与其所在地地方政府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反对“异地高考”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地方政府和地方纳税人对其地域范围内的高校发展作出了贡献,即使是教育部直属大学,也往往通过与地方共建的形式,获得地方的资金支持。

  操作:设置准入条件可防“高考移民”

  “异地高考”既牵一发而动全身,又不可避免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储朝晖指出,推进教育的改革,不单单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体制的问题,不但要改变教育资源的分配,而是整体资源的分配问题。

  “很多人认为户籍制度是阻碍异地高考的罪魁祸首,但这种看法不全面。以北京为例说明,在北京,一方面户籍制度确实阻碍了很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北京参加高考,但另一方面,很多随迁子女即使参加北京高考,他们的成绩也并不一定能考取一本大学,可能只能进高职院校,而北京也有一些三本学校招不满,这就出现了一方想考不能考,一方想招不能招的难题。而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户籍限制问题了,是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着部门分割造成的。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

  对此,韩强表示,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应从改革高考招生体制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两个角度入手,使高校的招生和办学活动尽可能地从地方利益、行政权力和单纯市场化冲动的支配下解放出来。

  在围绕“异地高考”的争论中,最强有力的反对理由之一就是,一旦放开,是否会引来大量“高考移民”。

  专家们普遍认为,改革涉及多方面利益的调整,为了尽可能地照顾各方,目前,仍需要对“异地高考”设置必要的准入条件。

  韩强表示,以中国当下的国情,“异地高考”制度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现阶段通过设定准入条件,逐步实现真正公平的高考体制是现实的选择。“改革初期,准入条件稍高有利于改革措施的平稳推进,不宜操之过急。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降低准入标准,直至最终取消准入条件上的限制。”

  “制度上应设置一些准入条件,比如纳税、有中学阶段的完整学籍等,符合这些条件的学生和家长,基本上都是确实有需要的。我们一直在防范高考移民,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条件在总体上阻止那些钻空子的人。在制度设计上是可以做得到的。”段成荣表示。

  本期嘉宾:

  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韩强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

  微议

  @阳光上上品:有人担心允许异地高考会加剧“高考移民”,却绝口不提“高考移民”正是发达省市招生与考试特权的自然产物。

  @刘尧-微教育评论:尽管有人认为,全国统一高考集中评阅试卷不现实,分省份评阅宽严尺度无法完全统一,但笔者认为,这些技术上的问题与推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意义相比是不难解决的。

  @喜欢放屁打嗝的朋友:京沪对于异地高考的保守,并不是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那么简单。开放后如何面对这些异地求学大军所产生的更多的人口,由此可能引发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怪诞心理行为学:北京:老爸,我考了530,比一本分数线高53分!“儿子真有出息,走去上海旅游去!”山东:爸,我530,跟二本线差了20分。“真没出息,别上了,到上海打工去吧!”上海:爸,我230,送我出国吧。“行,去学个工商管理回来帮我吧,今年又从山东招了不少农民工”。

  @半糖就好:开放异地高考以后,也会出现资源配置供给不足等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

  异地高考推进历程

  2008年“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问题,之后教育部向全国征求意见。

  2011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教育部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

  2012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今后出台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不要与户口性质挂钩。2月2日,在教育部当年工作重点中,随迁子女升学办法正式制定。

  2012年7月5日,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称,异地高考方案获国务院同意,将适时发布。具体方案将根据城市承载能力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就学年限等确定。

  2012年7月,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各地制定非户籍常住人口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省内流动人口就地参加高考升学以及省外常住非户籍人口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升学的办法。

孙海燕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