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教育新闻 > 热点
本站搜索:

又到“考研季” 大学毕业生考研状况调查(上)

2012-08-29 13:51:00    作者:蒋兴坤 梁旭日   来源:大众日报  

关键词: 研究生就业率 大学毕业生 应用物理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科生就业
[提要] 李方是青岛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2009级专业的本科生,面临毕业的他选择了考研。青岛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张斌对就业显得更为悲观,“我们专业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考研成为我们大多数人的无奈选择。

  又到一年“考研季”。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放弃了大学最后一个暑假,开始了漫长、枯燥的复习生活。他们面临的困境是:在考研人数不断增长、就业前景难言明朗等前提下,考研会给他们带来想要的结果吗?

  备考者的一天

  8月20日,早上6点半,像大多数的备考者一样,李方拖着慵懒的身躯从床上起来,洗漱完毕之后,走出了宿舍。新的一天就像永不停息的传送带一样,麻木而又呆板地来了。

  李方是青岛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2009级专业的本科生,面临毕业的他选择了考研。他初步将自己的目标定为中山大学。一方面是因为希望离老家湖南近一点,另一方面是暂时缓解一下就业的压力。

  早上7点半,李方来到自习室。此时自习室里已经有不少同学了。每天早晨,他都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背诵政治和英语中需要重点记忆的知识点。这些从暑假就开始了的内容,令李方感到有些厌烦。“但没有办法,只要选择了考研这条路,这些内容就会跟你形影不离。”李方无奈地说。

  除政治和英语外,李方还要复习数学以及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课程。

  晚上9点半,李方收拾了一下桌子,然后背起书包回到宿舍准备睡觉。“我的一天就是这样充实而又有些枯燥,有时周末也会休息一天。如果天天这么学习,我也会累垮的。”李方坦言,自己并不是最刻苦的,“我们班有的同学会学到晚上11点甚至12点,学习动力实在是太惊人了。”

  因兴趣考研者比例较低

  “现在心理负担比较大,中山大学金融系的研究生考试竞争很激烈。自己只能每天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更有希望吧。”李方说,他们专业有120多个人,现在准备考研的就超过了100人。

  青岛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张斌对就业显得更为悲观,“我们专业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考研成为我们大多数人的无奈选择。”

  张斌认为,除了找工作的压力之外,父母的期许对自己的选择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父母希望我能去北京读书,考一个全国重点院校,接受更高的教育。”

  “我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在学术上进一步发展,我想出国读博。”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小贾有着清晰的目标,“我们专业虽然工作也比较难找,但读研主要因为自己的兴趣。”小贾告诉记者,自己会选择北京的高校,“北京高校的文化氛围和国际交流更多,出国读博的机会大一些。”

  记者先后走访了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等几所高校,就业困难、父母的期待和名校情结成为大学生们考研最主要的理由,而因为学术上的追求和自己的兴趣选择考研者比例较低。

  研究生同样就业难

  2012年,全国165.6万人确认参加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考研规模连续第三年以超过10万人的速度增长。

  报考人数的增长,伴随的是研究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但招生人数的增加带来的却是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及本科生。而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资料显示,2010年上半年山东省研究生就业率为62.01%,比本科生82.68%的就业率低20多个百分点。

  对此种情况,很多被采访者表示并不知情,或者仅仅听说过。“虽然研究生的就业率可能不如本科生,但是研究生的工资高、待遇好。”众多考研学子相信,“经过3年的研究生学习之后,一定可以找到一份更好更适合的工作。”

  随着研究生队伍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见诸报端,而很多硕士研究生就业层次与本科生就业范围重合,导致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教育专家建议,考研学子在考虑是否考研时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就业和读研之间作出理智的选择。研究生阶段学生更要有合理的规划,在不断的充实自己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自己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当今就业越来越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情况下,仅凭一张文凭就能获得一份满意工作的想法不太现实。(记者 蒋兴坤 梁旭日)

孙海燕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