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8 17:20:00 作者:李佳 王斌 来源:新华网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生教材的话题引起热议。近日,记者获悉,语文出版社有意向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读本中,而人民教育出版社早在2004年就在高中选修课本中选录莫言的文学作品。部分教师表示,莫言作品选入教材未尝不可,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将莫言获奖与其作品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并不妥当。
进展
语文出版社:
莫言作品有望收入选修读本
语文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张夏放表示,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有望收录到语文出版社高中语文短篇小说读本中,“但最终能否入选,还要由出版社总编室讨论决定”。
针对网友质疑诺奖获得者的作品通常晦涩难懂,中学生存在阅读难度的争议,张夏放表示,《透明的红萝卜》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去描写,在心理上和中学生更有贴近性,所以中学生理解的难度会相对低一点。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这些文学元素对于喜欢先锋的中学生来说,很容易接受,潜移默化中热爱新文学。
张夏放坦言,莫言这次得奖是中国文学界的大好事,将被载入历史,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有了解其作品的需要,因此莫言作品的入选和他这次获得诺奖有关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
已选录莫言部分文学作品
人民教育出版社社办副主任吴海涛表示,该出版社早在2004年就将莫言作品收录在人教版教材中,“高中《语文读本》收录短篇小说《枯树》,另一套高中选修课本《小说赏析》中,节选了莫言的早期作品《红高粱》的一个片段。”吴海涛介绍,现在人教版高中教材正在修订,初中教材也在编写,“目前还没有计划再选录莫言的其他作品”。
吴海涛表示,编写教材在选录文学作品时,主要考虑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以及是否适合教学。“篇幅要适中的文学作品适合教学。对于一些长篇小说来说,如果只选一部分内容放在课本里,会出现断裂感,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吴海涛认为,莫言的作品以长篇小说为主,这也是没有大量入选语文教材的一个原因。
吴海涛说,莫言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世界文学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除了课本,学生也可选择其他途径阅读莫言的作品”。
热议
中学教师:
莫言作品选入教材未尝不可
北京十一学校语文教师宋俊玲认为,如果莫言的作品符合教学需要,过去选目有所遗漏,增选进去未尝不可。但如果仅仅是因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要顺势选择,显得过于势力,大可不必。诺贝尔奖是一个重要奖项,但只代表评委看法,并不能就此认定莫言的作品就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莫言作为‘中国获得诺奖第一人’,自然引起社会关注。因此,无论他的作品是否选入教材中,都会有很多中学生找他的作品来阅读”。
大学教授:
不应将获奖与编教材相联系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贺阳认为,将莫言的作品选录在中学语文选修课程中没有问题,出版社要选择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章,同时兼顾文字的典范性和规范性。
但是,“把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事情,与他的作品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联系在一起,是不妥当的”。贺阳表示,作为一个纯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有其特有的评判标准,对其他因素考虑得并不多。“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未必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标准,因此,获奖与收入教材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莫言获奖后就开始考虑将其作品收入教材,这一做法不妥当。
晨报记者 李佳 王斌
(北京晨报 王斌)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