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留学移民 > 留学资讯
本站搜索:

从"最差学生"到诺贝尔奖得主

2012-10-11 18:17:00    作者:   来源:新京报  

关键词: 1933年 干细胞疗法 细胞提取 诺贝尔奖 得主
[提要] 对于这份差生评价报告,格登多年以后仍记忆犹新,“老师对我的评语大概是说,我是他见过的生物课学得最差的学生。1958年,在完成博士学位时,格登从蝌蚪细胞提取出完整细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一举成名,他被称为“克隆教父”。

    1999年我进入奈良科学与技术学院做助教授,我的研究课题是IPS细胞。如果没有学生加入课题的话就麻烦了,所以我不得不哄骗大家:如果你有梦想就来参与这个课题。——山中伸弥

  当遇到麻烦,比如实验不成功,我就看看这个报告,提醒自己也许不擅长这个工作。但我要努力,否则真的被老师说中了。——约翰·格登

  一个是最差学生,一个被同事称为“绊脚石”,似乎都没什么前途。但是,经过多年坚持和努力,他们却都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是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与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二人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约翰·格登(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老师曾失望:教他浪费时间

  60年来,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曾获得了两份最重要的个人评价报告,但内容截然不同。

  最近的一份报告是在几天前,它闪着“金光”,上面印有“诺贝尔”几个大字,人们尊称格登为“克隆和干细胞疗法的教父”。

  但是,在许多年前,格登得到的另一份报告却黯然无光——这是一份差生报告。

  理科成绩曾垫底

  格登生于1933年,15岁时就读于英国贵族学校伊顿公学。格登从小就对生物学情有独钟。但是,他的生物课成绩在250个男学生里面排名倒数第一,其他理科成绩也垫底。

  对格登,男教师加德姆写了一份报告称,“我相信他(格登)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现在的表现来看,这真是万分的荒谬可笑”。这位男教师还称,格登“无法明白最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继续教他“简直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对于这份差生评价报告,格登多年以后仍记忆犹新,“老师对我的评语大概是说,我是他见过的生物课学得最差的学生。”2006年,格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自嘲。

  当格登从伊顿公学毕业,申请牛津大学时,由于成绩不佳,他被古典文学研究系录取。“招生主任找到我,跟我说,牛津可以录取你,不过有两个条件:第一,你必须马上来上学;第二,你不要学习入学考试的科目。”格登说。

  兴趣成就克隆教父

  但是,格登仍然对生物学情有独钟,他后来转入动物学系,正式开始科研生涯。格登曾称,尽管成绩不好,但自小便被生物学深深吸引,甚至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看着它们变成飞蛾,这在当时让老师们很讨厌。

  兴趣,而不是成绩的指引,最终让格登在生物学领域“化茧成蝶”。

  1958年,在完成博士学位时,格登从蝌蚪细胞提取出完整细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一举成名,他被称为“克隆教父”。

  在牛津读完博士后,格登又在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从1971年开始,格登一直在剑桥大学工作。如今,79岁的他现在仍坚持全职工作。

  在被通知获得诺贝尔奖时,格登还在实验室做研究。一名英国记者曾试图采访格登,但他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答复:“格登正在工作,请不要打扰他。”

  在格登剑桥大学的办公室里,至今仍挂着60多年前的那份“差生报告”。“当遇到麻烦,比如实验不成功,我就看看这个报告,提醒自己也许不擅长这个工作。但我要努力,否则真的被老师说中了。”格登说。

满德利

editor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