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众教育>大众教育新闻>大众教育普通新闻

论文造假事件背后:“一场与SCI有关的丑闻”

 

 

    《晶体学报》(E分卷)已撤回钟华、刘涛二人提交的文章。图为其中一篇文章的检索信息截图,摘要显示,该文章已被撤回(黑框内文字)。(记者 来扬制图)

  论文造假事件震惊学界

    2009年12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E分卷官方网站发表文章,公布了以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为责任人,发表在该刊物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并作出一次性撤销的决定。文章称:“这些报告的作者在2006年至2008年间仅凭修改一套原始强度数据而发表系列文章。”文章还表示,调查工作仍在继续,问题论文数量可能继续攀升。

    消息迅速传回国内,在互联网上引爆新一轮对学术造假的声讨。井冈山大学校长张泰城回应媒体:发生这样的事情,学校感到非常震惊。

    井冈山大学党委书记万继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感慨:“在一个刊物、短短一段时间内发表几十篇论文,这已经是有点疯狂的行为了。”

    然而,这一切不是没有征兆。
 2009年12月2日,已退休的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胡盛志在其博客中发文指出,他在2009年和国外的一名教授合写了一篇论文,该论文提到了2008年被国际《晶体学报》撤稿的我国学者的两篇文章。

    胡盛志表示,“撤稿是该杂志前所未有的举措,值得认真的思考。”同时,他在文章中贴出了《晶体学报》编辑去年早些时候给他的一封邮件的部分内容,邮件透露,《晶体学报》的编辑们正在对中国一所大学老师2007年发表在《晶体学报》E分卷上的大量造假文章进行调查。

    他在文章中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是否还会有学者发表的晶体结构报告论文被撤?我们目前大力提倡创新的同时,是否得强调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做学问的基本游戏规则?”

    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截至记者发稿时,该文仅有1709次点击,而胡盛志随后发表的《70篇晶体结构报告一次性撤稿的启示》一文的点击量接近 14000次。

    胡盛志在文章中写道:“此次撤稿不只是一两篇,而是一次性撤下70篇。据我所知,这是国际晶体学报前所未有的严肃查处,很有可能在科技刊物的历史上空前绝后。”

    但他同时表示,“我一直认为应慎用‘垃圾’这两个字,因为即使在E版(即E分卷——记者注)上发表的论文,都是收集到数据库成为将来开发利用的战略储备,说不上何年何月就派上用场,这方面我将以例见证。但有两类结构文章难免要背此罪名,一类是宣布不得不撤稿的根本无中生有的虚假结构,另一类就是低水平重复的论文。这两类论文不仅浪费了时间、精力、财力和版面,在数据库中造成的污染后果极其严重,因此对撤稿既感到心情沉重又认可科学追求真善美。”

    造假事件曝光后,井冈山大学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近3年来钟华和刘涛因发表论文数量过大,曾经引起部分同事和该校科研处的怀疑,但学校未予深查和追究。 

闫明清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鲁ICP证:00010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 Rese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