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吃苦耐劳---城市独生子就业被看轻
|
|
2006-12-12 10:53:00 齐鲁晚报 |
|
|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张的今天,城市独生子女们应该作更多的思考。 (资料片) 在很多时候,城市孩子和独生子女都比农村孩子和非独生子女更有优越感。但是在河南省近期的一场毕业生招聘会上,城市孩子和独生子女却受到了不少招聘单位的冷遇。一些招聘单位甚至直接表示:拒绝城市孩子和独生子女。一时间,城市独生子女遭遇“就业歧视”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招聘单位—— 城市独生子女 不够吃苦耐劳 “我们一不要城市孩子,二不要独生子女。”前不久,在河南省首届水电行业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上,中国水利水电某工程局提出的招聘条件让一些毕业生睁大了眼睛。 该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说,这是该单位多年的经验。地质勘测常在野外作业,条件比较艰苦,以前招聘的很多城市孩子和独生子女都因受不了苦而离开,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现在他们干脆只挑农村学生,而且一般不考虑独生子女。 有着同样招聘条件的,还有现场许多工程类用人单位。中铁某局一口气签走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16名学生,但是却退回了3名城市独生子女学生的简历。 郑州市市政部门一位负责人也说,他们曾经招聘了一批技术人员,多是独生子女。因经常夜间作业,很多人吃不了这份苦,不长时间就撂挑子走人了,让单位十分被动。所以从工作考虑,招聘农村的非独生子女孩子要比城市的独生子女更划算。 河北某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的工作人员说得更加有理有据。他说,他们单位曾专门做过统计,独生子女就业后流失率高达60%!对他们设计院来说,与学习成绩、专业素质等“硬件”相比,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这些“软件”更加重要。 鲜明对比—— 城里娃农村娃 就业观差别大 “找不到工作,老爸得养活我。”郑州市独生女小郭轻描淡写地说。从学校毕业才一年时间,小郭已先后两次跳槽,如今在家里待业。 小郭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她爸爸朋友的公司内做行政管理。可她认为那份工作工资不是太高,工作却太累,所以不到半年,她就撂挑子走人了。 小郭的第二份工作是她自己应聘的,可这次她又感觉干事都得看人脸色,不久便不辞而别,连最后一个月的工资都懒得去领。再后来,爸爸的朋友又给介绍了第三份工作。可她听朋友说,那份工作不怎么样,所以连报到都没有去,至今在家待业,靠父母生活。 像小郭这样的情况,有专家认为这是“独生子女就业综合征”的表现。这些独生子女不愿意接受公司纪律和体制的约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没有组织和集体的观念,娇气,不愿意接受批评等,已经成为不少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也成为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招城市独生子女的重要原因。 与那些城市的独生子女相比,农村孩子显然缺乏“挑肥拣瘦”的资本,因此比较受用人单位的喜爱。 “得来不易才知道珍惜,找工作就是这样。”来自开封杞县农村的小任,仅参加了一次招聘会,就找到了工作。对用人单位来说,小任吸引人的优点就是其特殊的经历:出生农村的他,家庭条件比较贫穷,连上大学的费用都是向亲戚借的,只有找到一份工作,才能尽快“贴补”家里,至于工作条件是否艰苦,都是次要的。 “父母根本帮不了我,找工作全得靠自己努力。吃苦的事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也太平常不过了。”小任说。目前,他已经与东北某石油勘探部门签订了就业意向书,等明年一毕业,他就要去上班了。他表示,上班以后,他会踏实工作,不会轻易跳槽——毕竟,这份工作对于他、对于他的家庭来说都太重要了,他可不愿意折腾。 “工作不够主动、依赖性强是不少独生子女的通病。”郑州市某公司负责人说。“还有不少独生子女学生连应聘都要家长陪着,甚至有的孩子连排队都由父母来代替!像这种从小就在温室中长大的‘娇娇草’,有几家单位愿意用?” (据《中国青年报》) ■相关链接 过8岁独生子女全国已经4亿多 上月末,巴黎百富勤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1981年之前出生,正处于25岁至30岁年龄段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总人数已超过9000万。而1982年到1998年出生的独生子女,总人数已经接近3.2亿。 (辛文) ■专家观点 咋管理独生子女单位应重点研究 专家指出,“独生子女就业综合征”正在悄悄露头,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不少新的挑战,也对传统的管理机制造成巨大冲击。广州应用心理学会会长傅荣教授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显著差别,主要在个性方面,一是独生子女责任心比较弱,二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明显。傅荣指出,独生子女所引发的管理上的矛盾,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从企业角度而言,如何应对独生子女问题,肯定会在长时间内困扰着企业,迫使企业引进新的管理模式。除了待遇留人外,必须重视情感留人、事业留人、精神留人。 (宗新) |
|
|
编辑:dcz |
|
|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
|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