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没有超女冠军、复旦大学法语系高才生尚雯婕的偶像效应,小语种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升温也势不可挡。
1月2日,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内的全国19所高校非英语语种专业获准提前招生,拉开了新一轮高考填报志愿的序幕。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考试频道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526名志愿受访者中,73.8%的人愿意报考外语类专业,其中71.8%的人更倾向于小语种专业,18.4%的人选择了英语,9.8%的人没有明确表态。可见,在外语类人才持续走俏的今天,小语种开始逐渐取代英语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受。
一向被视为冷门的小语种专业在近些年的走俏,是以就业率和薪酬屡创新低的现实为背景的。很多毕业生惊讶地发现,在学校里4年都处于边缘位置、不怎么起眼的小语种专业,在就业市场上一下子成了香饽饽。
据中国教育在线报道,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的十几个小语种专业,100%的高就业率已经持续了好几年。2005年以来,全国就业市场对精通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开始成倍增长,已经出现过十几个单位争抢一个毕业生的局面。
小语种的号召力已经影响到招生报考环节。早在2005年4月,北京学生报考小语种的录取比例就已经高达50∶1。2006年年底,四川省教育局预测,本省小语种专业的录取率将由去年的6∶1上涨到10∶1左右。
本次调查显示,大家之所以愿意学习小语种,首要原因在于“人才紧缺,好找工作”(55.6%),其次是因为“对使用该语言国家的文化有兴趣”(45.9%)。此外,“使用该语言的国家与中国交流频繁”(26.3%)、“收入水平高”(27.2%)、“物以稀为贵,学出来就是专家”(25.5%)等都是小语种的吸引力所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具有优势之外,不少小语种专业的在读学生就算勤工俭学,也能找到“含金量”更高的工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班牙语系的大三学生小李,前段时间陪同一秘鲁商人辗转汕头、上海、义乌当随身翻译,日进70美元,短短20天就成了“万元户”。记者了解到,按照市场价格,“西译汉”(把西班牙语翻译成汉语)的笔译价格为200元/千字,“汉译西”的价格则会更高。相比之下,“英译汉”的笔译只有80元/千字,低的甚至只有50元。
调查显示,在回答“你认为学什么小语种最有利”的问题时,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排在了前三位,获选率分别为50.3%、39.6%和34.9%。这三类明显处于“第一集团”的语言,不仅是联合国的通用语言,使用人口数量也比较大,算得上是小语种里的“大户人家”。
日语、韩语是调查中的“第二集团”,这无疑与中国近些年加强与亚洲邻国之间的各类交往密切相关。不仅如此,日企、韩企在华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也促使更多的人愿意把日语、韩语作为自己的专业。
阿拉伯语是近两年火起来的“新秀”,在本次调查中被16.3%的受访者认为是最有利的语言专业。记者了解到,北大、北外等阿拉伯语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是还没等到毕业,就被央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石油、中海油等非常有“钱”途的单位预订一空。
小语种好就业的现实,使得很多家长和学生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剑走偏锋”,专挑没听说过的专业报名。专家指出,报考这类“熊猫级”的冷门外语专业,一定要谨慎评估风险。毕竟冷门专业需求量少是事实,4年后的就业形势很难预测,还是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况且,小语种学起来有难度,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记者在一个学阿拉伯语专业学生的博客上看到,阿语号称全世界第二难学的语言(第一难学的据说是中文)。他提到,前两届学生曾出现过,一个班20个学生中有一半考试不及格的情况。“阿拉伯语太难了!一共28个字母,每个字母12种发音、12种写法。自己算一下28×12=?”在第一节阿语课后,他在博客上抱怨道。一个星期以后,他发现“阿语的发音好诡异,有的像打嗝,有的像呕吐(这个仅是初学者的感觉——编者注)。其他语种的同学已经会基本的问候和寒暄了,可是我们班同学就学会一句‘你好’,连‘再见’都没学会。”在他看来,面对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其中的困难和挑战远比想象中大得多。
有语言学专家指出,事实上,大学生已经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要想学好一门外语,更需要下苦功夫。可是为了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很多人寄希望于学习第二外语来给自己增加求职的砝码。本次调查显示,78.8%的人表示会利用课外时间来学习第二外语。
有需求必然有市场。记者在一所大学校园中看到,几乎所有的电线杆子和公告栏上,都糊满了各式各样的外语培训广告,其中不乏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等比较难学的各类小语种。
调查中,分别有5.8%、2.5%和2.1%的人认为,既然要学小语种,就该选择希伯莱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等小语种中的小语种来学。希伯莱语是以色列的通用语言,而斯瓦希里语、豪萨语都是非洲大陆多数国家的通用语言,适用人口众多,前景也是相当广阔。尽管调查中76.8%的受访者声称“不会因为某种语言的使用范围是发达国家或富裕地区而选择该语言”,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些“小”小语种在我国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并不高。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