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理论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聚焦五大着力点

2021

/ 10/18
来源:

作者:

手机查看

   徐清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为此,中央出台相关制度措施,谋篇布局,积极推进;各级干部群众辛勤工作,狠抓落实,乡村振兴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重大任务。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聚焦以下几点:

  一要加快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农村有几百万亿未盘活的资源资产。就山东而言,通过对农村村头荒地、未登记用地、废弃宅基地等进行整理,全省可新增农村建设用地几百万亩,还有很多闲置房屋和不定期抛荒的土地,也都是沉睡资源。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将进入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发展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启动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何实现农村资源要素的内在价值,如何使农民由单个的、少资产的弱势群体,转化为有组织、有资产、能“自主发展”的真正市场主体。因此只有尽快盘活农村沉睡资源资产,全面推动农村资源资产市场化,全方位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才能实现。

  二要致力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未来的城市化有两个趋势,一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二是全国1800多个县市的农民向县城集中。因此,县域经济变得越来越重要。据测算,2035年我国城市化率达75%时,仍将有四分之一即大约三四亿人居住在农村。因此,未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在县域。县域在做强农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县域经济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发展农业。2020年我国农业GDP占比不到8%,并且多年来,我国大部分农民收入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除着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外,还要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非农就业机会。尤其是那些发展水平不高的县,应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有了产业,乡村振兴才有基础,才能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当前的中国经济正转向高质量发展,对于县域来说,能够提供就业的产业就是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能够满足县域内就业需求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县域应更多地承载就业功能,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很多县域的重要选择。同时还应当注意的是,与城市相比,农村最大的价值在于生态价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绿色发展、生态振兴,只有把乡村的生态资产激活,通过生态产业化或产业生态化实现生态资本化,县域经济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底气,才能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三要重视提升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单个农户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极易被颠覆,面对无情的市场竞争,小农户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也很难接受新的科技成果。而把农民组织起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比如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大、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但是,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美国、加拿大那样以大农场为主。从山东的情况看,虽然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全国第一,在建设现代农业和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截至2020年底,全省土地流转面积4128.9万亩,流转率达到44.7%。但即便城镇化率超过70%,山东仍将有3000多万人生活在农村,户均耕地12亩左右,山东“大省小农”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因此,要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千千万万的小农户连接起来,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中,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受益者。

  从全国来看,各级政府大力推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发展较快,但对农民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同时,大多数合作社发展不规范,缺少连接产权和股份的纽带,农民合作社与社员之间仅仅是生产销售的合作关系,仍缺乏实力强、功能多、利益连接紧密的联合体。应完善相关制度,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带动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及农业提质增效等方面的作用。

  四要充分发挥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而乡村产业的基础是农业。多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科教兴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同时,我国农业除了耕整地环节,在种植、采运、水肥一体化及环境控制等方面的机械化水平仍是较低的。只有加快科技进步,才能突破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约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才能提升农业竞争力,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筑牢基础。为此,在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提下,应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要求,攻克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比如,攻克育种关键技术,实现粮食作物优质、高效并能解决目前一些重要园艺作物品种以及主要畜禽品种对外依存度高引发的种业安全问题;加快研发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土壤改造与质量提升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持新一代农业设施与信息设备等技术研发,加快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进程;加快全程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五要特别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乡土文化绵延万年,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应成为点睛之笔。当前很多农村地方存在文化失调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口流动使稳定的村庄社会结构面临解体,道德和村规民约对村民约束力减弱,这就凸显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另外,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只有振兴乡土文化,才能走出有特色、可持续的农文旅之路。比如,全国乡村振兴样板之一陕西礼泉县“袁家村”,其优势特色就在于它的在地文化——典型的明清关中民居、皮影戏以及关中美食,把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东西集中起来,有吃头、有看头、有玩头,令游客流连忘返,农文旅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新动能研究院教授。本文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2021年创新工程科研支撑项目阶段性成果〕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