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手机查看
邓凌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弘扬革命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特定历史时期的成果展现,其产生形成于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传承、丰富、完善和升华,具有强大的历史文化内生力和顽强的现代传承生命力。新时代,在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百年征程上,加强红色文化及其要素的传承与弘扬,不仅是为了铭记艰苦岁月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现出的卓越政治智慧和顽强斗争精神,感悟红色文化留给后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德滋养,更是为了实现对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的传承,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一、构建融合传播新格局,形成多层次合力
融媒体传播时代,包括文化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的融合传播是大势所趋,融媒体已日渐成为文化信息在大众舆论场域扩散和传播的主流建构者。应借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自的传播优势,构建红色文化融媒传播新格局,有力促进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传播主体应围绕宣传主体和公众需求,加强与融媒体产品制作、发布平台的合作,生产和发布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宣传弘扬红色文化和民族优良传统等主流文化价值的网络视听产品。官方媒体应加强与其他信息发布平台的合作,获得更多官方媒体、网络媒体特别是微媒体的关注、评论和转发,借力融媒传播矩阵,持续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要坚持正确意识形态引导,加强对网络媒体平台作品所传达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以及文化价值表达方面的审核和把关,坚持内容为王、质量至上,防止出现不良倾向。
二、融入教育培训全过程,提升全方位效能
红色文化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蕴含着崇高的政治信仰、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拼搏奉献精神,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提供了优质资源。当今的青年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群体,由于远离战争年代、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往往缺乏对红色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深刻理解、感悟和认同。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和引导,用红色文化助推“全员全程全方位”铸魂育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指示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应着力加强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及教育培训网络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在建好、用好各类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文化展馆等各类红色文化场馆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收集、整理、馆藏、保护、展览、展示,为开展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提供重要支撑。应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官方平台建设,做好官方微信、微博的公众号、服务号,在传播内容中加强红色文化元素展现,及时更新、推送红色文化相关的信息、网站和知识链接等。注重发展红色文化自媒体传播“微平台”,使红色文化在教育培训中的形式内容更丰富、推送更新更及时、反馈接收更精准,不断积累和增强线上、线下关注度,持续提升推广力和影响力,放大红色文化赋能。
三、运用前沿科技新手段,加强资源保护利用
前沿科技创新发展及应用日新月异,人工智能、3D影像、VR网络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的出现及其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运用,为红色文化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与完善永久保护提供了可能。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利用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优势,在展览场馆中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声、光、电等展示方式,生动再现历史事件场景和教育素材,全面展示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感人事迹和光辉历程,帮助人们通过视、听、触等多维感官和自主式、交互式、可操作反馈的三维动态实景系统进行生动逼真的模拟体验,形成更直观、更深切的感受和体会。可将部分受地域、自然环境或其他条件限制不能开放展示的古迹遗址、古籍史料等濒危、珍贵的红色文物资源,运用数据信息采集技术,结合语音解说和其他影像展现手段,制成虚拟展馆,导入网络终端,社会公众可以突破传统的时空局限,随时随地到虚拟展馆“漫游”,领略红色文化魅力。
四、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化,实现文化与经济双促进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化开发,有利于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凸显红色文化特色、增强人民文化自信,拉动老区地方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作为红色文化产业化开发和管理主体,应注重发挥主体作用,做好战略规划设计,加大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的引入和参与。同时,要做好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分析,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化开发向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找准红色文化的价值定位,深度挖掘其核心价值和时代价值,准确把握红色文化传承与产业化品牌构建的最佳契合点,避免出现无序、低效和同质化等问题。积极吸收借鉴其他开发利用相对较早、经验更加成熟的红色文化产业基地的做法和模式,结合本地红色文化特色,合理设计规划产业开发模式,促进城乡红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要注重提升文旅产品开发中的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打造红色文化主题区域或街巷、民俗特色街道、主题饭店、影院等,以沉浸式体验吸引更多客群。此外,还可以从红色影视形象塑造、红色歌舞艺术创作、红色文创产品开发等方向入手,不断拓展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
五、展现对外宣介新特色,提升红色文化国际影响力
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显著提升,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感召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因外国民众普遍对我国红色文化产生的相关背景了解不多,为减少外国民众对红色文化的曲解和误读,红色文化对外传播必须注重话语方式和交流方式的转换,在对国际市场需求、国外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法律法规以及受众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对红色文化作品进行再创造、再整合,做好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表达。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再造,创作一批与外国民众认知习惯相适应的、容易被外国民众理解和喜爱的红色文化艺术精品,增强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多媒体传播平台,加强与国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传播媒体的交流合作,谋求红色文化在更大空间范围和更广领域的宣传、推广、互动,在红色文化在对外传播中掌握意识形态传播主导权和主动权,实现红色文化的科学有效对外宣介。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