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4
手机查看
□ 卓惠萍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可见,建设好家庭,实现家庭的良性有序可持续发展,对个人成长、社会和谐、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等都意义重大。
我们所言的家庭,是指其传统意义上、主流价值观中的涵义,即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成员间有着亲密关系的社会基本单位,以共同的住处、经济合作和繁衍后代为特征。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家庭建设,党和政府向来关心家庭建设。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包容度的增强,传统家庭观念遭遇巨大挑战,家庭模式日益从单重走向多元,虽然核心家庭仍是主流,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身家庭、同居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等。这些多元家庭模式逐步被整个社会所接纳,但却对我国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育观、家庭观等造成了一些阻滞性影响。多元家庭模式的出现与我国离婚率的逐年上升,其原因除了现代经济的发展、文化变迁的推进以及个人权利意识的彰显等因素外,个体生活力的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生活力是生命成长过程中一个人对生命的理解能力和驾驭能力,包括个人的生活意识、生活目标、生活智慧、生活艺术等,它们对于幸福的家庭生活和高质量的婚姻起着关键作用。家庭是因生命而存在、为共同生活而存在的,是生命诞生和成长的地方,是心灵滋养、精神发育的地方,是在生命的诞生、展开、凋谢的过程中追寻各种生命意义而形成的基本组织形态。家庭的根本属性是生活性,生活性需要家庭成员具有生活力。一个具有生活力的人必然是一个在生活中具有主体性的人,是一个做事有主见,有理性认识、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是一个生活能自理,有情绪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物品管理能力,并能积极参与家庭事务的人;是一个在亲密关系中讲民主,能以尊重、友善、包容的态度对待家人的人。
提升个体生活力有助于重构家庭生活对于人生的意义。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人的成长和认知具有奠基性作用。它是一个人体验生命意义和幸福生活的单位,是人生所必需的一部分。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他所要经历的所有人生阶段、家庭的支持功能、家庭生活的意义,以及作为一个人,他对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家庭生活的阶段和将会出现的问题、如何与他人相处,等等。而当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也和学校教育一样,更为注重学业,注重“制式知识”的灌输,家庭部分替代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出现排挤、占据、侵蚀甚至异化家庭生活的现象。家庭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孩子从家庭中获取的成长动力和精神资源越来越少。换言之,伴随着家庭生活育人功能的日益缩小与功利性功能的逐步增强,现代家庭生活对人生的意义被解构掉了。提升个体生活力,就意味着通过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彩样态的家庭生活,让个体能够体验到生命成长过程中所需的经济、文化、情感、休闲、性、学习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增强个体对家庭生活的经营和创造,体验生命的主体性和丰富性,逐步构建起对美好生活意义和价值的认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提升个体生活力有利于构筑起平等尊重的亲密关系。家庭成员是每个人最亲密的群体,不仅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还包括与父母的关系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在诸多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核心。受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和一些短视频的狭隘宣传,以及个体主体意识的提升,年轻一代在择偶标准上越来越高,对配偶的角色期待愈加完美化,对家庭矛盾的容忍度和解决意愿日益降低,单身、离婚等已成为当下时代的标签和趋势,不利于家庭功能的实现。提升个体生活力,就意味着个体能够拥有尊重、包容、友善、爱等能力,拥有关切心、同理心、共情心等品质,在家庭空间中能够为家庭成员提供情绪价值和有效化解家庭冲突,创建互尊互爱、互帮互助的亲密关系,让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够体验家庭的温情和亲情,使得懵懂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家庭信念,适婚适育的年轻人愿恋、敢婚、想生,已走入婚姻的人自觉经营家庭,实现夫妻和睦、少有所依,老有所养。
提升个体生活力有益于构建责任本位的稳定家庭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在家庭中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每个成员都应该在家庭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和角色,相互支持、合作和理解,这是实现幸福生活的密码。但在现实中,无论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还是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都在时代观念的冲击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动与失序,家庭成员间的角色分工和责任边界也不断地被修订,各种模糊、分歧与矛盾充斥其间。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夫妻失和、婆媳难处、代际冲突等家庭内耗,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家庭的破碎和解体。这些生活事例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了人们对婚姻家庭的认知,让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组建家庭产生焦虑、排斥、恐惧甚至厌恶。提升个体生活力,就意味着每个人通过家庭事务的积极参与和家庭责任的自觉承担,可以不断增强个人之于家庭的作用和责任,促进个人科学理性地认识到对家庭应有的付出和担当,并能不断加深其对家庭的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每个人都生于家庭长于家庭,无论是否有这方面的意识,都是家庭生活的主体。从中学习并能适应者,通常也会成为家庭价值的维护者,进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新家庭的建设者,并惠及其他家庭成员。增强生活力,提高家庭幸福值,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生活力的习得并非与生俱来,也并非来自生活本身,其培养最重要的是源自家庭,来自家庭生活教育。因此,在家庭建设中,父母要高度重视家庭生活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意识地增加生活教育的内容,改变家庭教育碎片化、重学业的现状,回归家庭的本质属性。更重要的是,党和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将家庭生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中,也要在家庭政策中更多涉及生活教育方面的内容,并将其落到实处,切实让每一个个体从小就能够接受生命教育和人的教育,由此对人、人生、家庭等有更好的理解和体悟。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