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房产 > 房产新闻

业内分析:06年建设部有多少承诺值得我们期待

2006-07-25 12:34:48
   
 

2005年12月31日,建设部第83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建设部2006年工作要点》;2006年2月13日,笔者在网上搜索到了这份文件的全文。

    这份文件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第一,建设部在房地产市场中,具备其他部委无法比拟的中枢地位;第二,这份文件的涵盖范围,遍及全国的建设系统。建设部在通知中明文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其影响当然更大了。

    虽然名为工作要点,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不妨将其看做是一份工作承诺。这样的理解,建设部方面应该不会反对。

    既然是工作承诺,笔者觉得有必要对其部分重要章节,加以点评、分析。一方面,让消费者明白建设部今年将要做些什么工作;另一方面,也好让建设系统的领导,在2006年年底进行工作总结的时候,有所参照。年初承诺的工作,年底完成了多少。至少有以下几点是需要“立此存照?沟摹?

    第一,稳定住房价格。

    为达成这一目标,建设部要求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促进合理的住房消费。笔者认为,建设系统的工作,千难万难,最难的就是稳定住房价格。2005年,几大部委联手疾风暴雨般控制了一年,大多数大中城市的房价仍在上涨。2006年房价走势如何,建设系统能不能稳定房价,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落实商品房预(销)售合同联机备案和实名制购房制度。

    实名制购房,本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现实情况并不这样。很多地方,预售登记的时候用一个名字,办理房产证的时候换一个名字,这就为开发商违规操作、哄抬房价提供了机会。这个机会是谁给的,当然是房产登记机关。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简单,联机备案。这样的操作,应该不会花很多钱,动作快的话,一个月足矣。

    第三,全面实现清理拖欠工程款三年工作目标。

    这个目标,实际上也很难。拖欠工程款,尤其是拖欠农民工工钱,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中政府投资工程也占了相当比重。所以,建设部要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的招投标、合同签订以及工程结算的监管,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工作。对政府工程进行监管,说起来容易,做起了就不容易了。我们且看建设部是否能拿出环保总局的气魄,来一次清欠风暴。

    第四,修改《建筑法》。

    建设部要求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协调修改《建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标准、用地标准、经济评价规则,将建设资金落实、工程款支付和农民工工资支付、工程结算、工程担保、工程质量保证及加强监管等方面的内容,纳入有关条款。这项工作的进度,并不是建设部能够掌握,但愿能够尽快进行。

    第五,促进建筑节能。

    建设部要求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推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推进建筑节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尤其是推动京津地区65%的节能,更让人感觉振奋。今年的工作,应该会有较好的进展。

    第六,推广青岛经验。

    根据笔者的了解,青岛的房价应该是比较高的。建设部将推广青岛的经验放在合理引导住房建设和消费这一目标下,让人感觉很新鲜。青岛经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希望建设部方面能有一个让人信服的说法。

    第七,规范和发展物业管理

    建设部要求坚持物业管理的市场化方向,鼓励公平竞争,引导和监督各方履行物业服务合同。对于上述工作安排,笔者是有一些看法的。最近几年,物业纠纷日渐增多,业主总是处于弱势地位。

    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强化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平等地位,修改相关条例,让业主从一开始就拥有自主选择物业公司的权利。但是,这份工作要点不但对此避而不谈,反而强调监督各方履行物业服务合同。这样的表述,似乎是在提醒业主按时缴纳物业费。

    建设部的工作要点,林林总总,洋洋大观,之所以选择以上7项加以重点分析,是因为笔者认为上述工作要点更加关乎国计民生,相当重要。到2006年结束的时候,笔者还会就以上问题,进行详细的比对。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 made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