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房产 > 房产新闻

“政绩工程”出“工程干部” 代表痛斥此现象

2006-07-25 12:34:47
   
 
李亚杰 熊言豪 张虹生

    “票子白花了,工程白搭了”“干部扛锦旗,群众饿肚皮”……基层老百姓用这样的顺口溜,表达了对形形色色“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不满。对此,参加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少数地方搞建设一味地贪大求洋,极大地浪费了资金和资源,必须加以遏制。

    20世纪90年代初,安徽某市要扩建一个国际大机场,为此耗资3.2亿元,后因客源严重不足,在勉强营运1年后,被迫关闭;重庆市忠县年财政收入只有六七十万元的黄金镇,却耗资500万元,建起了“天安门”城楼样式的办公楼群,而被征地的村民,至今未拿到补偿款……

    如此的“政绩工程”形形色色,不胜枚举,在一些地方泛滥成灾,有的甚至动辄以创“中国第一”和“世界记录”为荣,靠高投入、高负债而突击出“高价政绩”,为搞奢华建筑而滥用资源,掠夺性开发。

    邓永俭代表认为,一些地方名目繁多的“政绩工程”,造成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巨大耗费,损害了党和政府的信誉。郭松海委员认为,这些“工程”助长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损害的是群众利益,伤害的是老百姓对政府的感情,却为个别官员增添了政治资本,它还会产生腐败,让人们深恶痛绝。

    这些“政绩工程”为何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郭松海委员认为,“政绩工程”体现了一些政府官员的思维定式和习惯作风,他们凡事眼睛向上看,只对上不对下,“只要搞出政绩,让领导看到”,上级对于下级有了好感,最后就会把搞“工程”的干部提拔到更高的职位上去,这是以“政绩工程”为主的各种工程泛滥成灾的主要原由之一。

    郭松海委员建议,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对干部的考核,建立和完善科学考察、评价、提拔干部的体系。要提高绩效考核工作准确度,做到显性政绩与隐性政绩相结合。要把那些默默耕耘,踏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的领导干部的“隐性政绩”考核出来,这样才能对领导干部的绩效作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刘满仓代表说,遏制“政绩工程”,不仅避免铺张浪费和滥用职权,而且可以切实减轻人民负担,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的思想。同时,应构筑法纪制约机制,要实施“责任行政”,对那些热衷于“政绩工程”、不干或少干实事,只做表面文章、不求实绩实效的官员,应追究其责任直至罢官免职,严重渎职或造成严重浪费的要绳之以法。

 
来源:新华网
编辑: made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