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房产 > 房产新闻

易宪容为啥不骂商业银行

2006-07-25 12:34:39 SRC-181
   
 
    提起对高房价进行猛烈批评的专家学者,社科院的易宪容可以称得上是第一人。曾经有媒体称,易宪容是国内房地产商最痛恨的专家。这样的判断,笔者是认同的。

    但是,你有没有看到、听到或者听说过,易宪容对日益霸道的商业银行的某些做法,发出类似批评房地产那样尖锐的抨击。

    应该没有吧?至少笔者没有看到、听到或者听说过。

    为什么?

    原因也许比较复杂,但是有一点却是肯定的,身份使然。易宪容供职的地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他是一个金融学方面的专家,他的研究方向与金融、与商业银行密切相关。

    所以,在笔者的印象中,对诸如收取点钞费、强迫消费者办理银行卡、一次次的提高贷款利息,对这些普通百姓怨声不断、有的被消费者协会认定为霸王条款的商业银行的做法,易宪容不但没有发出严厉的批驳,相反,在关于房价问题的观点中,易宪容是旗帜鲜明地主张提高利率的,不但对房地产商的贷款提高利率,而且对购房者的贷款也要提高利率。

    通俗一点讲,易宪容属于金融这个圈子。中国人说,“人不亲行亲。所以,易宪容的立场稍稍偏向银行这一边,符合他的身份,并不奇怪。但是以这样的身份,这样的观点,研究分析房地产市场,其公信力、公正性,多少是有点折扣的。

    与上述现象类似的,是另一位因为房地产研究而出名的专家。这位专家日前通过媒体表示,有些网民天天在网上骂他,说他拿了开发商的红包。

    这位专家有没有拿开发商的红包,笔者并不知道,也许他能够证明自己没有拿开发商的红包。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这位专家从事的职业,就是房地产研究。就像易宪容不可能用异常严厉的词语批评商业银行一样,他也不可能对开发商疾言厉色。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无论是易宪容,还是以房地产为专属研究领域的所谓专家学者,他们的高论,到底值得消费者、购房者信任多少,就是问号了。

    由此牵出的另一个更深层次的话题,就是话语权和身份的关系。

    话语权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词汇。按照普遍为人们接受的观点,所谓的话语权,就是发言的权利。这种权利,是一种影响舆论的力量,甚至是影响决策的力量。举例说明,我们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但是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喊破嗓子也没有人听。有权有势有地位的人,说出话来就有影响。这些人就是拥有话语权的人。

    在房地产领域,那些经常有大块头文章出现,那些动辄被媒体记者追赶着采访的房地产老板,应该是拥有一定程度的话语权的。他们的言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比普通购房者要大得多。

    但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一些专家学者貌似强大的话语权,正在受到挑战。这种挑战是如此迅猛,以至于有的专家学者,去年还是誉满神州,今年就会臭名远扬。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即是典型的例证。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只有两个字:网络。

    网络的普及,让这个世界突然变得如此的透明而变化多端。在网络世界,即便是一个普通人,只要你的观点精彩、文采飞扬,你的文章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到处被传颂;同样的,即使是所谓的知名专家,如果观点太离谱,也会被铺天盖地的口水淹没。上面那个专家说网民天天骂他,可见网络的力量有多大。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网络面前,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的话语权,所谓的一些媒体的话语权,一些专家学者的话语权,被大大地稀释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他们的话语权已经被粉碎了。

    了解到了这一点,一些拥有话语权的专家学者,就应该反思了。聪明的,利用自己的身份,继续吸引媒体和舆论的注意,同时小心地把握着言论的方向和尺度,这样的专家学者还会继续“红下去。不聪明的,自以为有地位、有影响,可以不受制约地发表言论,这样的人就要小心了。因为你的所谓话语权,可能比股市变脸还快,突然就一文不名了。(王义伟/文)

编辑: 余梁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