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房产 > 房产新闻

买房持币待购的结果是什么

2006-07-25 12:34:30
   
 
江林东

    2005年,大众对高房价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遏制高房价成了大众的共同愿望。一时间,形成了一股持币待购的浪潮。人们希望通过不买房,给开发商造成资金上的困难,迫使开发商作出让步、降低房价。现在这股浪潮已经减弱但是还在回荡。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人人持币待购是不可能的。所以,持币待购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起到效果,是无法说清的。本文在假定理想的状态下,即人人都持币待购的基础上,探讨持币待购的结果。

    持币待购不可能持久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抵制日货的运动。当时的日货都是既非生活必需品又是中国可以替代生产的产品,如纺织品等。必需品和替代品在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市场竞争中,商家之所以相互竞争是因为它们提供的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产品(如汽车、手机等)。在缺乏替代品的情况下,竞争或是缺失的,或是不充分的(如铁路运输、通讯等)。对于既属生活必需品又缺乏替代品的产品,消费者在物价博弈中是处于劣势的。比如,我们不能通过停止用电来抵制高电价,我们也不能通过停止用水来抵制高水价,因为,水和电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又没有完全适用的替代品。住房恰恰是具有必需品性质而缺乏替代品性质的商品,所以也是缺乏竞争性的产品。因此,持币待购、抵制购房的行动就不可能持久,因为不可能人人都能做到长期等待房价的降低而放弃对住房的需求(如青年人要结婚、生孩子而需要住房,人们要改善住房条件而需要购置新房等)。

    持币待购对开发商的冲击不大

    房地产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新事物,我们习惯于用已有的观念去看待和判断房地产问题。所以,持币待购的冲击力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大,不会像冲击一般制造商(如汽车、家电产品制造商)那样严重。因为,除了在营销方面有些相同外,房地产开发商在其他方面完全不同于制造商。

    制造商是产品的制造者。产品生产需要两个部分:形成生产能力(需要土地、厂房、设备等)和组织产品生产(需要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原材料等)。

    制造商首先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即进行生产能力的建设。当生产能力形成后,制造商需要流动资金来聘用职工、购买原材料、支付生产所需的运营费用,以进行产品的生产。制造商的产品生产特点是长期性和连续性。

    如果制造商的产品因价格太高而滞销,那么制造商就不能及时回收资金,从而不能支付职工工资、购买原材料,进而导致停工停产,资金链被打断。因此,如果制造商不降低产品价格,其就要面临破产。所以,滞销对于制造商是致命的,对开发商则不然。

    开发商是建造住房的组织者。商品房的建设不需要固定资产,也不需要固定资产投资。开发商只需购置土地,然后聘请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工程公司着手建设、监理公司进行施工监理、设备公司进行安装调试。开发商除了用自有资金购买土地和运作项目外,房屋建设的资金(即流动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或部分来自于购房人的预付房款。当工程完成后,土地也成为住房的组成部分一起被出售和转让,参加建设的公司也退出项目。所以,开发商既没有需要固定资产的压力,也没有继续生产的压力。房屋一经售出,投入的资金就全部回笼。因此,房地产的生产性质是以项目为基础的,是一次性的。

    当持币待购造成房屋滞销时,开发商就会让工程停工,让参加建设的公司退出工地,这样就停止了资金的继续投入和费用的继续支出,把资金带来的影响减到最小。因而开发商所受到的来自房屋滞销的资金压力比制造商受到产品滞销的压力要小得多,再加上对住房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开发商不会轻易降低房价。

    重新开盘房价更高

    假定持币待购可以再坚持几年,在这当中,需要住房的人更加增多了,人们的收入也逐年增多了,手中的钱也会越积累越多。当持币待购不能再坚持时,一个更加强大的住房购买力就会出现在房地产市场上,开发商会把几年的损失统统加到房价上,再加上购房人之间的争购(即消费者之间的竞争),房价将只会攀高不会下降。持币待购导致房价更高是其倡导者和大众当初没有想到的结果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 made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