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不久前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住宅建设摆阔浪费现象严重。他提出,中国住房建设应提倡适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宋春华说:“目前市场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努力倡导节能和科学消费的同时,户型却越做越大。”他认为,户型过大已经成为中国建筑节能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去年已达24.97平方米,近5年人均增长5.37平方米,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根据最新的政策界定,消费者享受普通住宅政策的标准是120平方米以内,同时允许各地上浮20%,即144平方米以内,而这在日本已经是豪宅了。
据了解,从1990年到2002年,日本新建住宅平均户型基本在8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之间浮动。在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居住实践之后,已经筛选出一个符合适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户型区间:单套住宅建筑面积在85平方米至100平方米之间。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这些发达国家的新建住宅户型也曾越做越大,现在户型又重新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区间。2002年,日本、瑞典和德国这3个发达国家新建住宅平均建筑面积分别是85平方米、90平方米、99平方米。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如果在户型问题上能够比较理性,在不降低舒适度、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把户型面积做小一点,既能减轻沉重的购房压力,又能减少长期住房消费中可观的费用支出。
其次,还应该提倡对老旧建筑进行再生设计,避免破坏性建设。近年来,我国很多属于正常使用年限的建筑被强行拆除,大大缩短了住宅的使用寿命,这也不符合节能与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是造成资源浪费的又一大原因。
据了解,按照国家强制标准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普通建筑的使用年限是50年。而统计结果却显示: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不到30年。而欧洲建筑的平均生命周期则超过80年。
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一栋1953年建成的大桶仓粮库废弃后,政府决定对其再利用进行招标,最后中标的用途是改建为大学生公寓。通过改造设计,从中间打开建成通道,两侧的辅助房间作为小厨房,里面作为学生起居用,过去的旧粮仓已经变身成为16层的大学生公寓。改造者是以尊重文化、重视历史的态度来进行再生设计的,在公寓入口,还保留了当年运送粮食的一个电力机车车头和用来称粮食的大磅秤,颇有些后现代的意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提倡通过维修更新,改善老旧建筑的居住环境,延长其使用年限。非建筑本身原因需拆除的,也应由相应部门和专家论证,甚至进入听证程序。
卜云彤 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