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精彩评论
站内搜索:
购房九大骗局揭秘
2003-09-08 00:00:00 作者: SRC-72

  
  内部认购 空手套白狼

  【表现】内部认购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小规模、不公开地预售商品房。由于内部认购的商品房价格相对较低,从而吸引了许多买房人士。然而,内部认购的商品房是在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的,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购房者的权益也无法受到法律保护。
  【应对】既然购房者明白了内部认购是不合法的变相销售,那么最好不要购买这类商品房。至于想买低价房的人士或投资者,应选择信誉好、实力雄厚、名牌大型楼盘,相对安全一些。 

  规划变更悄无声息

  【表现】为了吸引消费者,商家在宣传上动足了“心思”,这也就使得房屋规划问题成了消费者群体投诉的热点。房产商在进行营销时通常会将房屋规划告知消费者,并且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但是当规划一旦发生变化,房产商往往不履行告知义务,消费者直到交房时,才知道实际情况与房产商承诺的或者合同约定的不符,而此时,房产商却以规划已经通过规划部门验收为由,推卸责任,或以合同约定不清搪塞,消费者一般很难得到补偿。
  【应对】开发商变更了规划,却没有通知业主,这种情形在近年来的房地产投诉中,愈演愈烈。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业主们联合起来,通过法律手段要个说法。

  不良中介骗你没商量

  【表现】房屋中介提供虚假房源信息骗取介绍费,是指不法的房屋中介机构在收取介绍费后,故意提供虚假或无效的房源信息,不提供真实的中介服务。
  【应对】购房者怎样防止这类陷阱呢?1.找有信誉的房屋中介机构。可通过朋友介绍,或通过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报道,加以了解。2.慎订书面合同。一要订立书面合同,否则口说无凭;二要详细写明顾客的要求,越具体明确越好。因为它是“订货样板”,或服务成果标准,没有它,就无法确认房屋中介机构违约;3.要确定履行期限;4.要规定中介机构的违约责任。

  广告欺诈眼花缭乱

  【表现】虚假广告常见情形:一是模糊时间,即广告中不标明销售价格的有效期限;二是模糊数字,当具体涉及面积的时候,往往不标明是建筑面积还是使用面积;三是模糊图片,在许多广告中都会配发一些图片以增加直接的视觉效果;四是模糊出处,即广告中没有刊登预售销售许可证号,甚至都没有开发企业的名称;五是模糊规定,广告中不可以使用“第一”、“首个”、“最”等这样的极端形容词语,也不可以主观预测,但许多房地产广告却出现一些明示或者隐含房屋升值、保值的内容,而且出现极端形容词;六是模糊规划,把政府规划中不可能或还没有实现的文化、教育、科研、绿化、交通、环保等项目,当做与自身房地产相联系的组成部分进行宣传。
  【应对】要想避免这些陷阱,购房者应注意下列几点:
  1.不要被宣传的华丽外表迷惑,自己或委托亲友现场考察,核实其内容。2.仔细观察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共同使用的设计图,与广告的内容相对比是否相符。3.认真研究《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内容,在签订《房地产认购书》和支付订金前,可以要求提供空白预售合同书,以核实广告内容是否包含在内。4.给自己足够的冷静时间。

  强买强卖物业管理

  【表现】房地产开发商强迫业主接受其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是损害业主权益的行为。而物业管理中较集中的问题就是乱收费现象,物业管理公司不依物价局核准的文件及物业管理合同,自定标准额外收取业主费用。物业管理公司乱收费,通常表现在下列几方面:1.超出核准的价格收取管理费。2.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赚取收费差价。3.擅自增加项目建设,而将费用分摊给业主。
  【应对】怎样防止房地产开发商搭售物业管理服务呢?一是购房者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对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服务期限超出一年的,应提出反对意见,因为这属于不合理的违反购房者意愿的附加条件;二是如果包括上述条款的房屋买卖合同已签时,可以该条款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由,请求法院判决其无效。
  应对物管公司的不合理做法则需:1.业主积极参与,选出为全体业主服务的业主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业主委员会有权选聘物业管理公司。2.订好物业管理合同。该合同应当规定收费事项、新建项目的批准权、财务收支公开、合同解除条件等重大事项,以合同限制物业管理公司的权力。3.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出示有关收费文件。

  购楼收楼小心夹生饭

  【表现】有些开发商无资质证明,无开发许可证,遇到这样的房产商后患无穷。发展商的房子看上去做好了,他就给你发出收楼通知书。其实,这房子可能还没建完。但是根据契约自由、自治的原则,你收了楼,就视为对楼宇质量的认可。
  【应对】购楼前先看“五证二书”,《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及《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三个证件是办理产权证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收楼前先要开发商出示该项目经验收合格的文件,如《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建筑工程质量认定书》、《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合格证》等。收楼前业主要先去自己购买的单元查看,确定室内设施无误,再签收楼文件,或者在收楼文件上注明“室内情况尚不清楚”,使发展商无机可乘。
  
  合同玩文字游戏

  【表现】有些房产商,在自制协议文本或合同文本上做文字游戏,规避法律,诱使消费者吃亏。如:有的随意使用“定金”、“订金”、“临时预定金”、“预订金”和“意向金”混淆概念;有的随意解释“不可抗力”的概念;有的约定的权利义务不平等。
  不少开发商在合同后面再附一份《补充协议》,如有的《补充协议》规定,“若开发商延期交楼,则按业主已交房价每日千分之一支付违约金,且违约金赔偿总额以房款百分之五为限,如开发商仍不能交楼,只退给业主已交的本金。”这种约定非常不合理。
  【应对】遇到这种没有商量余地的条款最好就不要签了。在某种程度上,补充条款约定的事项比房屋购销合同里约定的还重要,因为补充条款是根据房产具体情况来约定的,所以签补充条款时应提高警惕。
  另外,购房者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耐心看完全文,遇到空白处应填上自己应有权益的内容。如无需填写时,也应划上横线,防止对方在空白处私自填上对其有利的内容。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为避免掉入陷阱,建议购房者购房时,花一笔钱,请一位房地产专业律师把关。

  屋里门外风光不见了

  【表现】发展商常常吹嘘自己的楼盘环境如何优美、配套设施如何完善,但是这些又都没有写在合同上。到了交楼的时候,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有些号称“精装修”的房子住进去却不是那么回事儿,没住几天不是地板翘了、墙面裂了,就是设备坏了,找到这些“名牌”厂家一检查,全是假冒伪劣,找开发商理论费神费力难有结果。
  【应对】购房者应冷静分析各种配套设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如开发商提供免费交通车,能长期免费吗?二是调查教育设施是否为教育行政部门所认可。三是看周围是否有替换的配套设施。假如缺乏上述措施,一旦开发商提供的配套设施不配套,麻烦就多了。在落订之前先到规划部门去查询一下,那才真是眼见为实。 
  业主如果确定购买精装修房,可以按下述过程作一个简单的验收:看地板有无明显的缝隙和不平整,地板与踢脚板接合部是否密合;涂料(墙面)应表面平整,阴阳角平直,黏结牢固,不可有裂纹、刷纹。用手按门窗套不应有空洞和软弹的感觉,直角接合部严密,表面光洁。用一个金属小锤轻轻敲打墙、地砖的四角与中间,不应有空洞的声音。在水槽放满水并一次放空,检查各接合部,不应有渗漏现象。下水管道不可使用塑料软管。卫浴进出水流畅,坐便器放水应有“咕咚”声音,坐便器与地面应有膨胀螺栓固定并用硅酮胶密封(不得用水泥密封)。
  验房时如果发现了“假冒”证据,一定保存好,向开发商讨说法。

  清清楚楚看“均价”

  【表现】“均价”顾名思义当然是这个项目的平均价格,它代表一个项目的整体价位水平。但近来有人发现,用标着的“均价”来买房,也买不到合适的,往往想买的房子与打出的“均价”也有很大差距。
  【应对】“均价”不是简单的算术平均值,即(最高价+最低价)÷2得出的,而是发展商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制定的,以收回成本并获得合理利润的价格。
  而每一个单元户型的价格,则是根据各个户型的垂直位置(楼层)和水平位置(在一层楼中的位置)差以及每个户型的朝向、采光、通风等的不同定出系数(好朝向、好位置的户型当然系数就会高),再用这栋楼拟定的均价与系数相乘,得出每户每平方米的价格,再与每户的面积相乘,便得出一户的总价。 
  购房者切记:一般房价不包括公证费、《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使用权证》的工本费、管理费,土地合作费的契约。
  (何晶茹)


  

编辑: lh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